欢迎访问范文文库网!

《科学家如何思考》读后感3000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人类是神话的产物?那么多质疑进化论的人,你们真的了解达尔文吗

我以前带小勋看过一本关于地球生命起源的科普书,从那以后小勋对人类的祖先充满了好奇,时不时地就和我讨论“人到底是不是从猿猴演变而来的?是怎么演变的”。

其实从小到大,我就听很多的任教老师说过,人是从猿猴演变而来的科普故事,就连历史书上都清清楚楚地画着演变过程。我还知道有一位科学家叫做“达尔文”,就是他提出的进化论。

小时候的我对这些深信不疑,但越长大就越对那些怪力乱神的故事感兴趣。如:人类是上帝的产物,人类很有可能是外星人的作品……

看文章时也就开始带有偏见和目的性的了解这方面的假设理论。甚至会浅薄地认为提出进化论的达尔文,只是个文字巨人,因为那个年代的硬件设施不足以支撑他如此宏大的研究。

事实证明,我真的很无知,也很浅薄。因为我连进化论都搞错了,达尔文从来没有说过人是从猿猴演变的,进化论也不是一本简单的人类进化史。

纠正我这方面认知的是我给小勋买的一本新书,叫做《科学家如何思考·达尔文与物种起源》,我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时,就毫不犹豫的定了下来,因为我自己也很想了解达尔文的“进化论”到底是基于什么而提出来的。

《科学家如何思考·达尔文与物种起源》其实并不是一本科普书,而是写给儿童看的一本人物传记。它从达尔文的视角,带读者重新走进十八世纪——达尔文的年代,看看达尔文为什么可以从一个普通的小男孩,成为一个大科学家。

这本书对我来说,真的受益匪浅。首先,至少让我知道了进化论是怎么回事,原来达尔文著作那本书的全名叫做《论借助自然选择(即在生存斗争中保存优良族)的方法的物种起源》,后来才被人称为进化论。

其次,达尔文并不只是一名人类学家,他喜欢研究一切感兴趣的事情,并且每件事都被他做得有模有样。他是一名非常成功的地质学家、动物学家、植物学家、心理学家、人类学家、生态学家……他对科学的贡献远比我们想象中要大。

最后,每一个敢于质疑,并且为这个疑惑付出行动的探索者,都值得被尊重。原来,在那个相信上帝创造人类的社会,达尔文也害怕自己“惊世骇俗”的理论会掀起千层大浪,甚至对他口诛笔伐。他的进化论理论被自己雪藏了20年,直到有另一个相似理论出现时,他才敢把书籍发表出来。

不过作为一本写给儿童看的人物传记,对于孩子来说也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从小到大就爱观察的达尔文最喜欢的事就是“求真”,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接下来,我们看看达尔文的自传可以给小朋友们带来什么启发吧。

一、热爱的力量

高尔基说过,天才是由于对事业的热爱而发展起来的,简直可以说,天才——就其本质而论——只不过是对事业,对工作的热爱而已。

看完达尔文的经历,再看这句话,真的觉得无比正确。小时候的达尔文就对一切生物感兴趣。有一天,达尔文看到两只不同的金龟子,正当他两手各抓住一只时,第三只金龟子进入他的视线。于是他把其中一只放进嘴里,准备去抓第三只,没想到这只小昆虫喷出了一股酸液,灼伤了达尔文的舌头。

你看,小时候的达尔文就可以做出这么吓人的举动。着迷于大自然里所有东西的达尔文,其实生活在一个很富裕的家庭。他的爸爸希望他可以去学医,不希望达尔文整天沉迷于逛森林、打猎、观察昆虫、收集标本等没出息的事情上。

不过最后,父亲看到达尔文对自己工作的热爱之深,最终同意他放弃学医的想法。但是建议他去学习宗教,将来成为一名牧师。达尔文同意了,因为宗教课程里有几何学、化学,还是他最热爱的自然科学。

后来他在学宗教时认识了一位老师,植物学家约翰·史蒂文斯·亨斯洛给他推荐了一个极佳的机会,正是这次机会,达尔文说“我一生中最重大的事件,决定了我此后全部事业的道路”。

因为当时有一艘即将前往南美洲绘制地图的轮船要去远航,船长需要找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知识丰富的人随船出行。这次在海上航行的1700多天,让达尔文有机会采集到许多各种各样的样本:动物、植物、矿石、化石等。

都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如果不是达尔文对观察、研究大自然的热爱,以及为这份热爱所付出的努力,那他很可能就会和这次机会失之交臂。也许,我们也看不到一个如此杰出的科学家——达尔文。

二、思考和探索的力量

不知道平时生活中,你们遇到一件好奇的事会怎样解决?如:为什么雨从那么高的地方掉下来不会砸到人?为什么陨石落到地球上,只会看到陨石坑,而看不到和坑一样大的陨石?是上网搜索答案,还是好奇过之后就不了了之呢?

我们来看看达尔文是怎样思考,又是怎样做的?那时候的人们认为昆虫大致上都是一样,但达尔文却发现,虽然昆虫彼此间很相似,但每一种又有点不一样。后来,他光是观察瓢虫,都发现了24个不同的种类。到底是什么造成了相似昆虫之间的差异性呢?

还有,达尔文在海上航行停留在巴西时,为巴西大森林里斑斓的色彩、错综复杂的植被、森林里弥漫的声音和寂静所着迷。但他又奇怪于,在这个大量物种生活的地方,是怎样达到一种平衡状态的呢?

再有,达尔文发现雕齿兽化石和现代犰狳在外观上有极高的相似性,并且骨骼也非常相似。同样,两种生物之间也有些许的差别,达尔文又思索:为什么生活在邻近地区的古生物和现代生物会这么相似呢?

大自然中所有的这种多样性都让达尔文着迷,他尤其喜欢观察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差异性。至于他怎么做的,我们其实早就知道了,那本著名的《物种起源》就是他的答案。我们现在都知道自然界的平衡是因为弱肉强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因,也知道很多古生物就是现代生物的祖先。

可是在达尔文那个年代,人们的普遍认知都是:上帝创造了人类;生物是一成不变的;火山、洪水、高耸的岩石等都是上帝为了惩罚人类而制造出的灾难。所以,达尔文可以打破传统,大胆提出“进化”的假设,在那个年代来说,真的具有极强的探索精神及意义。

我们现在所有的认知,都是基于达尔文的进化论。达尔文真正做到了让好奇心找到答案,让所有的知其然,最后知其所以然。这让我想到,每个孩子有一段时间好像都是“十万个为什么”附体,他们有无穷无尽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也有像达尔文一样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决心。

唯一不同的大概就是,达尔文真的为自己的好奇和思考付出了实际行动。当然,我们不能要求每个孩子都像达尔文一样成为科学大家,但至少可以多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引导孩子学会思考,以及尊重孩子的每一个“为什么”。

三、坚持的力量

从小到大听过太多关于坚持的名人名言了,什么“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不管是古代的诗还是现代的谚语、老话,都能找到无数关于“坚持”的话,以及各种关于“坚持”的名人励志小故事。你一定想不到早已功成名就的达尔文在72岁高龄时,还观察了一种不起眼的小生物,并且为它著作了一本书。这种小生物就是蚯蚓,达尔文觉得蚯蚓很有益,并且非常聪明,所以把最后一本书献给了蚯蚓。

从孩童时期一直到老年,达尔文就一直在重复、坚持着做这几件事:观察、思考、理论实践。

我很喜欢何炅关于“坚持”这件事的一段表达:如果你真的坚持不下去,那你就放弃吧。但是如果你放弃了,就不要抱怨自己没有得到,我觉得人生就是这样,要得到你必须付出,要付出你必须还要学会坚持

每个人都是通过自己的付出,去决定自己生活的样子。关于坚持其实我感触很深,做自媒体也有一年多时间了,其实收益很少,但还是坚持下来了。大概是因为虽然金钱上的收益很少,但思想上却受益颇多吧。只要坚持地做一件事,收获就总会以不经意地方式来到你身边。

我也总是告诉小勋坚持的力量,《科学家如何思考·达尔文与物种起源》这本书与其说是教小朋友怎么思考,不如说是让孩子从达尔文身上学到,怎样为自己热爱的事情去付出行动;不受传统思考方式影响,勇敢地提出自己的质疑;以及坚持做好一件事带来的美妙。

现在各种短视频崛起,不光孩子,就连大人看书的时间也变得少之又少,但不管社会怎么发展,纸质书永远都不会淘汰,并且多看书,总没有坏处。比如我,以后再也不会无知地说“达尔文只是个纯粹的理论者”。

不信,你来看看他的故事。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