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范文文库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人物素材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以人民为中心出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2022年10月29日,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人物素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人物素材

  论文摘要:重建民族自信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课题,近现代以来,中国各个阶级的文化势力和派别都曾为此提出方案主张并进行过文化运作,其中声势较为浩大的要数文化保守主义和文化激进主义,但最终取得成功的则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如果说抵御外敌侵略、谋求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富强,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革命的一个主旋律,那么,与之相表里,在文化上,摈弃因国势跌落感染上的民族自卑,唤醒和重建民族自信,亦应是我们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事实上,呼唤民族自信,始终就是中国近现代文化发展的一个基本的精神动力和核心的话语主题,是一百多年来中国文化人关注和思索的一个聚焦点。期间出现的各种文化势力和派别,几乎都曾为此提出过方案主张,有的并不限于观念的发动,还付诸于实践层面进行了具体的文化运作。本文即对这一民族精神重建的历史进程作一简要回顾和梳理。

  首先揭开近代民族信心重建史第一页的,当推地主阶级中的知识分子。鸦片战争失败后,他们起初还曾幻想,只要全面固守和捍卫固有文化,以忠信为甲宵,礼仪为干槽,就可为中华民族在这场千古大变局中构筑一道心理防线。而当发现这一古老办法已失去效应,并不能以正人心挽大厦之将倾时,他们中的一些开明之士则提出了一个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应急主张,应当说,这是近现代史上重建民族自信的第一个文化方案。它试图在不动摇传统文化秩序的前提下,通过有限度的学习和引进西方的一些实用之学,来调和当时已日趋激烈的中西文化冲突,化解国人心中的紧张和不安。然而,随着洋务运动的破产,这一文化重建的努力最终宣告失败。甲午惨败后,民族的信心危机更趋严重,而随着日后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剧及其带来的民族自信精神的大面积崩溃,中国文化人对民族信心的呼唤亦愈于激切和急促,文化重建的规模和声势也越来越壮大。戊戌时期,维新派领袖康梁等人,为解除国人日甚一日的民族信心危机,在厉行资产阶级改革的同时,也曾大声疾呼要保学、保种和保教。尤其是梁启超,为此还专门提出了一个企图重建民族现代认同的国性论。在他重塑中国人国民性的新民理论中,梁启超特别强调新生的少年之中国,应具有自信与虚心的德性,摈弃那种视欧人为神明,崇之拜之献媚之乞怜之的奴隶主义行径。

  进人辛亥年间,章太炎等人兴起的国粹派,更是将矛头直接指向当时已酿成风潮的惟泰西是效的社会时尚,公然宣称要用国粹激励种性,增进爱国的热肠。之所以要倡言国粹,是因为在他们看来,一些醉心欧化的人所以总说中国人比西洋人所差甚远,所以自甘暴弃,端在对中国历史和文化无知,因为他不晓得中国的长处,见得别无所爱。此间,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亦非常重视民族的心理建设,在他为中华民族制定的第一个现代化纲领《建国方略》中,就专设有《心理篇》一章,极力主张我们民族在身陷落后境地面前,欲获得振兴的前提便应是恢复我们民族的固有活力,坚信我们民族的固有道德与智能。

  20年代以后,特别是30年代后随着东洋日本人侵的日益逼近,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民族自信的文化重建则可以说进人了一个小高潮。当时,民族自信力的问题在文化界成了一个引起广泛关注的专门话题,各种文化派别几乎都参与了讨论,而重建民族自信的文化运动也一轮接一轮地被掀起。1925年,国家主义者就发动了旨在唤起国人自信自强之念的醒狮运动,1935年,由王新命等十位教授发表《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引发的第二轮中西文化大论战,其初衷也是要使中国能在文化的领域中抬头,陈立夫说得更为明白:文化建设运动就是恢复民族自信力的运动。在当时的文化建设的各个领域,都涌动着一股张扬民族性或中国化的民族主义旋律。以史学为例,这一时期文化史蓬勃兴起,有关文化史的著作不断出现,其原因正如一学者指出的那样:以文化史振奋民族精神,重建民族自信心,是这一时期尤其是三、四十年代许多学者研究文化史的目的。

  从文化思潮方面考察,在以往重建民族自信的过程中,声势最大的可能要数所谓的文化保守主义势力了。这股文化思潮自辛亥年间兴起,便始终活跃在以后的近现代中国文化运动舞台上,其间国粹派、东方文化派、中国文化本位派、以及现代新儒家学派等等,都是它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形态。文化保守主义,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就是近现代出现的一股专门致力于重建民族自信的文化力量,重建民族自信,是这一思潮不断兴起并形成谱系的一大心理动因。面对欧风美雨的侵袭,为了唤醒和增强国人的民族自信,文化保守主义者提出了一个回归和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建方案,并为此作了大量工作,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在这些工作和努力中,文化保守主义者尤其注重对民族传统优根的挖掘和梳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性特质与现代价值进行肯定和阐发。五四时期,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及其暴露出的西方文化弊端为契机崛起的东方文化派,就第一次响亮地提出和论证了中国文化的自创性命题,给了此前和当时流行甚久的所谓中学西源学说以沉痛一击。现代新儒家则长期致力于传统文化的返本开新,寄希望于中国文化老树能发新芽,试图通过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来重建中华民族的价值与意义世界。在维护和提升民族传统文化在国人心中的地位的同时,文化保守主义者特别是国粹派和东方文化派的许多人士,还针对近代以来西方殖民主义者传人和散布的许多贬抑中国文化、瓦解民族自信的论调,展开过颇有声势的批判,有力驳斥和揭露了像西方文明中心论、黄种低劣论、中国语言落后论以及地理环境决定论等殖民文化理论的荒谬性和反动性,这在当时极大的维护和唤醒了国人的民族自信心。

  在过去重建民族自信的道路上,与上述文化保守主义相对峙,还出现了另一种截然相左的重建思路及其文化运作。这就是陈序经、胡适等人为代表的主张全盘西化的文化激进主义思潮。这种思潮在五四时期曾蔚然成势,后来虽然有所退潮,但一直仍以各种新的形式不断变幻出现。

  对于民族自信力的文化重建,文化激进主义主张:我们对国家民族的信心,不能建筑在歌颂过去上,只可建筑在反省的唯一基础上。因为可靠的民族信心,必须建立在一个坚实的基础上。为此,他们强烈反对文化保守主义乞怜于祖上的亡灵的做法,认为传统文化已不可能给中国人带来信心,几个圣贤豪杰终究照不亮那满天的黑暗,祖宗的光荣自是祖宗的光荣,不能救我们的痛苦羞辱。在呵佛骂祖,否定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后,文化激进主义者提出了自己的重建民族自信的文化方案,这就是全盘西化,即通过全面移植西方文化来重建中华民族的价值与意义,在他们看来,那个能充当我们民族新的可靠信心的坚实基础,就是西方文化,西方文化才是我们民族新的信心之所在。中华民族只有死心塌地的拥抱西方文化,才能获得生机和希望,才能再造民族新的自信。需要指出,文化激进主义者的这套激进的重建方案,虽然于价值逻辑上与文化保守主义的主张相互矛盾,但是不能否认这些学者重建民族自信的爱国热情和良苦用心。正如胡适本人所说的,他之所以不遗余力地指责传统,主张断根再造,其目的不是要人消极,是要人反省;不是要人灰心,而是要起信心。

  民族自信的重建,核心工作是构筑国家主导价值观念文化,设置民族新的信仰支柱,以重建民族的价值与意义世界。在此,无论是文化保守主义,抑或文化激进主义,由于其在理论上存在种种内在的困厄和局限,都难堪此任。近现代以来的历史证明,真正能完成这一民族精神文化重建使命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所构建的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说得明白: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人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现象应当完结了。

  应当看到,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亦非常关注和重视着民族精神的文化建设,在文化上呼唤和重建民族自信,也是我党领导和开展的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主题。早在五四时期,就告诫国人:在此国家民族内忧外患之际,切勿灭心,勿缺气。而要蕴蓄和磨练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志气。而值日寇人侵,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更是强烈呼吁国人要树立和增强民族自信心,相信我们的民族有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当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针对各种奴化宣传,都普遍对民众开展了灌输以民族的爱国思想,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的思想战。在对民众展开教育的同时,中国共产党还对此前曾一度流行的轻视自己民族历史遗产,动辄言必称希腊的洋八股之风,进行了批评和清算,将其纳入了当时党的整风运动的对象之中。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人物素材

  大家上午好,今天,很高兴与大家一起分享学习《纲要》第三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内容,本章节共分四个部分:一是,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二是,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三是,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最后一部分是,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下面我就从纲要内容出发,也从四个方面谈谈自己对本章节的理解与心得体会。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历史传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培育和锻造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优良传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它应该受人民的监督,而决不应该违背人民的意志。它的党员应该站在民众之中,而决不应该站在民众之上。正是基于对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深刻认知和把握,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群众进行波澜壮阔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邓小平同志一如既往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他指出: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提出要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此后,党的领导集体和领导人都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立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记者见面会上便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承诺,这是对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及一系列重大会议中对以人民为中心都有过系统而深入的阐述。他指出: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纵观历史,我们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人民谋利益,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党领导人民打土豪、分田地,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领导人民开展抗日战争、赶走日本侵略者,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领导人民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变一穷二白的国家面貌,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领导人民实行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样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

  二、现实需要(时代呼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对当前形势的重大判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新时代一词出现频率极高,共35次。那么,什么是新时代?它的主要的判断依据是什么?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所以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是判断一个时代的根本依据。那么,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习近平同志作了深刻阐述: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有矛盾就要认识矛盾、解决矛盾,因此,习近平同志提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是时代的要求。

  今天,我国进入了新时代。当前是中华民族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刻,党深刻意识到不能够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能够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党就不能称之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就不能称之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简而言之,中国共产党一旦脱离群众,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失去生命力。因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既是现实的需要,更是时代的呼唤。

  三、理论依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国化的新成果

  谁是历史的创造者?怎样看待人民群众和个人的历史作用?这是在人类社会史上长期困扰人们的难题。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产生以前,英雄史观居于统治地位。它认为,历史是少数杰出人物创造的,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帝王将相、英雄豪杰和统治者的历史,而人民群众则是愚昧无知、任人摆布的工具。唯物史观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科学地解答了这一历史观问题,正确说明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民群众是生产方式的主体,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整个社会全部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归根到底,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变革社会制度、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毛泽东同志多次强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强调人民的主体地位。他指出: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因为,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人民始终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大力支持,没有广大人民群众自觉投身革命和建设实践,我们党就不可能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也就不可能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

  因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依靠人民群众推动社会发展进步,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唯物史观,也是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国化的新成果。

  四、实践路径:坚持以人民就是要求我们时刻牢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要求我们始终坚持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提出,并强调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这些重要论述,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价值追求、最重要的责任担当和最核心的执政理念,也集中体现了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要从政治的高度深刻认识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性,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

  最后,回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上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以人民为中心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98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依靠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新时代,我们要夺取新的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人物素材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但我们要始终牢记,党的初心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民群众是我们党存在的根本目的和意图。(3月23日 选调生)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为民情怀是共产党人最高的人生境界,也是党员干部经受考验、砥砺初心的定海神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让全党同志牢记初心使命,厚植为民情怀,不断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态度,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遵循。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强化人民意识,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是我们执政的基础和根本,对待群众要像对待亲人一样,时刻做到厚植为民情怀、真诚服务群众,真正当好人民群众的勤务员。

  作为党员干部,必须要始终坚持和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满意作为自己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利益放在大于一切、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位置上;要始终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坚持正道直行,戒绝种种背离党的宗旨的违法乱纪行为;要始终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保持优良作风,清心正意,不忘服务之本,齐心协力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人民群众向往什么,我们就要努力实现什么。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必须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用脚步丈量民情,迈开腿、弯下腰,俯下身子深入到基层一线、群众家中,研究民情、了解民愿、尊重民意,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想、所需、所忧、所难,及时回应群众关切,从联系群众中汲取担当作为的动力。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