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范文文库网!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600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世间已无张居正,然则人人张居正。

张居正死了,但是他却是一道影子,贯穿着全书。张居正在政治改革上的觅无出路是一种苦闷。这也是皇帝的,申时行的,海瑞的,戚继光的和李贽的苦闷。也是在儒家道德精神统治下,体制的苦闷。

在帝国的权威上,皇帝的苦闷在于,他只是一个活祖宗,礼仪的化身,他和一块牌位没有什么差别。他的治理天下的雄心壮志被精心编织的文官集团束缚住了。他无力挣脱,但又不服输,于是“无为”,消极对抗。

作为国家的核心领导,张居正的后任,首辅申时行的苦闷在于,他想要恢复文官集团的阴阳平衡。他承认官员的自私和贪欲,但他更想要通过调停等温和的办法来最大化激发出这个集团的一致利益性,但是他失败了。套一句张爱玲的话,“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他理解也同情皇帝,但作为首辅,他必须和皇帝站在对立面。因此这其中的矛盾也使得他最后还是避免不了皇帝和文官集团矛盾的激化。不过申时行的做法,我认为是当时状态下最优解。

海瑞是个一根筋,超级理想主义,是一个活在自我构筑的精神世界的人。就像李贽说的,“是一根万年青草却成为不了栋梁之材”。他注定失败。

戚继光在一个重文轻武达到顶峰的时代里,做出的成绩已实属不易。这离不开上司谭纶和首辅张居正的支持。因为他们都抱有同样的理想。作文www.fwwkw.com李贽是一个矛盾的人,虽然提出了一些在当时颇为前卫的观点,但我个人认为,就是说白了,道理我都懂,就是做不到的“无赖”。他不想受世族家庭的牵绊,他不也不愿在官僚体制内挣扎无望。他内心很焦灼,很想获得安宁。但是他没有,因为他也深受儒家道德的影响。所以他在王阳明的心学、道家、佛家等书里寻“清凉门”。

作者通过万历十五年的几个方面代表性人物来反映,在儒家道德统治下,以道德驯化人民,没有完备的法律,没有更新的技术,“善恶”只在地方官一念之间的社会必将走向末途。万历朝看似平淡,实则以走向衰亡。“文极必开动乱之机,由乱复归于治”,也是“质”的新生。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