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范文文库网!

《北京风俗图谱》读后感600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先说说它的故事。1925年,日本人青木正儿时隔3年后再次来到中国,住在了北京城。他喜欢老北京的生活,具有烟火气息。但是这一次,他发现有些的东西变得不一样了。

恰逢清末民初,大量外国人来到北京的使馆区居住,把一些西方的生活习惯也带到了北京。而社会思潮的逐渐开放,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去追逐这些新奇的"西洋景"。相对地,北京传统的、丰富的民俗生活正在慢慢消亡。

这让青木正儿痛心疾首。他是一个汉学家,特别喜欢研究中国文化,在中国戏曲、食物方面颇有造诣。民俗生活,是一个地方的文化特征和标志。也就是说,没有了传统烟火气息的北京,即使再现代、再奢华,那还是北京城吗?不过是被同化的千篇一律的没有灵魂的城市躯壳罢了。

于是,他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青木正儿邀请了中国画师刘延年,和他一块儿绘制北京风俗图谱,决心用绘画的形式,把宝贵的、正在消亡中的北京生活记录下来,流传后世。处在变革中的老北京城,变化是剧烈的。如果不及时记录,那有些东西就真的再也看不到了。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是一个日本人来做这些,我们当时的中国人难道就没有想过做这些吗?其实,这和我国的绘画发展历程有关。曾经,风俗画也盛极一时。比如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展现了北宋繁荣的市井生活,直到现在都是国宝,也是研究北宋生活的重要资料。

但是后来,我国的文人画越来越盛行,明朝时风俗画还曾活跃过一段时间。可是到了清朝,绘画已经不再以展现百姓生活为创作目的了。没有了关注,自然也就没有了想法。

于是,一个来自日本的汉学家和一个来自中国的绘画师组成的奇怪组合,就这样肩负起了了他们的使命。绘画的过程很曲折,前后审阅两年,修改了三次,才完成了最终的一百多幅民俗图谱,完美复刻了当时北京城老百姓们的生活。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