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范文文库网!

《斯通纳》读后感2000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一、可能连作者约翰·威廉斯也没太能弄懂《斯通纳》时隔50年后的翻红,它像是聚光灯有朝一日厌倦了名人流量、英雄纪事,开始聚焦一个有着无数大众缩影的普通人。

我们爱精彩的故事,这些故事里是跌宕的情节、或明或暗的冲突、层出不穷的反转、善与恶的激烈交织、战与非战乃至道德和良心的惊心动魄。

我们想要体会自己完全没经历过的人生、想要化身主人翁,在不断升级的挑战中,用新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从一无所长,到作出改变世界、他人的重要决定,我们享受现实生活中一切难以企及的感受和成长。

我们看故事,因为想要那些生活中根本没有的体验。生活本身不是那么精彩,习以为常的是平庸,触目可见的是不足为奇。

以致于谁都想过逃避平庸的命运,不管什么方式。恒常如新的孤独不敌左拥右簇的高光时刻,悉心耕耘数十年终究难企一夜爆红。

平庸,是万千大众之归宿,但也贪心的妄图定义过程。

二、如果只看开头和结局,会有不少人认为这是一部平平无奇的书。

他出身农家,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如晨曦微升惊艳了他贫乏的内心,以致于老师问到他的感受,他竟手足失措,双眼是写满的触动;而身患癌症时,他淡然的翻过那一页书,文字疏忽跃然而起穿透了他的手指,是痛觉、触觉,是文字直击心灵的震颤。

文字不会自己说话,被晃动的从来是他的心。

故事里没有太多让人满意的好结果:初恋成为了妻子,但婚姻生活除了甜美,更多是冷漠和压抑;女儿曾是他悉心养大,也以意外怀孕为由,长大后猝不及防的离开了他;情人给他温厚的抚慰,但对他们的恋情早有后手,一朝恋情败露,则翩然离去;朋友,他只有两个,一个已死,另一个早已在生活上日渐疏远;以及,念念不忘的学术正义也败给了权威,至死,他也没能高过助理教授。

成功和惊喜未曾探访,失败和挫折则马不停蹄前来光顾。

三、真的只残留满地鸡毛了吗?

这本书写成于作者的43岁,同样的年纪,书中的斯通纳挣扎着学会了真正的爱。

他曾经也怀揣着对于爱的憧憬和懵懂,新婚之际也曾以为自己和妻子将白头偕老,和睦共守,事实上,他不过是妻子逃避原生家庭的一件工具。他们之间的三观冲突、背景之别,在蜜月期如同鸿沟裂开。但他却在女儿格蕾丝和情人凯瑟琳相处中偷窥到爱的真谛。

“爱只是一个过程,借着这个过程,一个人想要了解另外一个人。”

我想他是最懂和格蕾丝和凯瑟琳的,在那些独自照顾女儿的岁月里,他守着尿布和逐渐长大的女儿,为她打造的玩具,耐心的看她玩,束手无策的看着她在反复无常的母亲教导下逐渐叛逆,最后无奈的望向她和母亲一样选择用婚姻逃离原生家庭的背影。

而对于凯瑟琳,那些真实、笨拙的展露、静默无言的陪伴,烛光下的相互守望足够说明这两个灵魂的相互契合。他执意追寻文字的美,作文www.fwwkw.com如愿的成为一名教师,尽管仕途不顺,但文字一如既往滋养着他的心。以致于他在某次上课释放了自己,不再考虑权威和幼年生活环境给他潜移默化的观念,他说到口齿不清、兴奋的手舞足蹈,那些难以口喻的激情和热爱充斥在教室,数不尽的蝴蝶破茧飞向他的生命。

蝴蝶终究是无法改变他既定的人生轨迹,正如戴夫说过,他是个西部地区来的疯子,对于外界世界他既无力抗衡、也无心参与。

在那次答辩上,他坚信自己的观点,也未向院长妥协。作为坚持学术正义的后果,他终身不能升迁。不同于银幕英雄,他有弱小、懦弱时候,他不仅无法改变女儿、妻子渐行渐远的脚步,也无法左右自己的人生轨迹。在人生道路上,他不会十八般武艺,甚至和我们一样都会被小鬼打败。但他选择并且坚持在尘世中偏安一隅,坚守内心的挚爱和纯粹。

四、斯通纳,英文stoner.隐喻了那个西方神话中不断推着巨石的神岐,西西弗。在西西弗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被无尽苦难笼罩,又异常坚定的化身。

于旁人而言,这注定是一场结局已定的无用抗争。但西西弗可以是幸福的,因为巨石、高山构成了他所有的世界,他唯一可以与世界的抗争只有那块巨石。

每一次将巨石推至崖顶,这何尝不是一种自我世界中的创造和胜利?是否平庸,不过是你的人生有怎样的构成、什么样的物质条件。

平庸可以是结果,但它永远不能定义抗争的过程。

是拼尽全力自我坚守,迎来既定的命运?还是坐拥其成,静待最终答案的揭开?时间会知道一切,痛吻世界者,终将不朽。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