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范文文库网!

《秦汉魏晋史探微》读后感600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这本书断断续续看了差不多3个岳,说实话,现在有的内容都搞忘了,但是读完后不写下读后感,感觉是深愧本书。在我看来,这本书有三点印象深刻。

一个是理。这本书的推论许多是有依据的,而不是好为大言,凭空捏造或者就只有一点理由就认为该是这样。印象深刻的就是秦攻楚,很多人只知道第一次失败主要是项燕的原因,而他说明了昌平君陈地叛乱的影响,有史记王翦列传,睡虎地秦简,水经注等作为依据,可谓言之有理。

一个是新。观点新颖,比如嫪毐叛乱,读了史记的都会认为是九年,秦王政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嫪毐。以为现在昌平君就是相国了,但是田先生确断句为,秦王政令相国,昌平君,认为当时是昌平君没当上相国,相国是吕不韦,可谓与传统史家观点迥异,而且他现在的观点得到了不少人赞同。还有诸葛亮传统是忠心的代表,以前看三国对孟达很快被司马懿擒获感到遗憾,在想丞相为什么不能抓紧援助,现在明白诸葛亮其实初心就是想让孟达死。

一个是散。整本书每章不仅仅是只对标题说事,比如第一章说张楚,就点了昌平君的事,整个书是发散思维的,但是形散神不散,发散内容都是与主题有关的。

除此之外,读完这本书还有2点想法,一个是佩服司马迁,敢写项羽本纪,陈涉世家,后代的这些造反者就是什么逆贼,巨寇之类了,基本不能再上本纪,世家了,对于传统的维护越来越强,越来越站在统治者角度著史了。另外一个就是关于刘备和曹操,这两个算是历史的典型人物,曹操是心黑的代表人物,刘备是脸厚的代表,西晋时尊曹贬刘,后面是尊刘贬曹,建国后又开始尊曹贬刘了,青少年时代更多人喜欢曹操,毕竟他功绩大,文采好,中老年后喜欢刘备多了,能坚持初心,屡败屡战的人太少了,这本书对曹操是夸奖的,肯定了曹操的功绩,突出了曹操的艰难,但未刻画曹操的残忍。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