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范文文库网!

《心流》读后感3000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前言指出,更多的心流来自于工作。可是,大多数人工作时却都想结束它,离开它。这就是悖论吧。我想起以前的英语听力理解文章。调查的是那些lotterywinner,他们赢得了大奖,jackpot之后的故事。很多都立马辞职了。可是,没过多久他们就发现,还是需要一份工作。甚至还回到了原来的工作。虽然以前的工作不起眼,什么收银员,什么大巴司机等。这就和这篇关于工作的悖论的文章不谋而合。

我以前也是觉得只要我能摆脱学习,我自由的时间多,我就会快乐。但是itturnsoutthat并没有。在现代社会,一周一天的休息日改成了两天,休闲时间变多了,全球都在面临如何消磨掉这么多的闲暇。这时候我们就得好好看看什么才能产生心流。虽说工作能比休闲在更多的时候带来心流,我们还是可以从闲暇中获得心流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从高中大学一直处在紧绷的学习状态中,缺乏释放,我到了毕业工作和研究生时期都非常地任性。就是不想承担责任,做事很懒惰。没有了以前地学习的冲劲。

现在深刻体会到无聊也会杀死一个人的神经,不如积极地找点事情做。用书中的话来说就是创造心流。

谈到熵,也就是心灵里面的混乱状态,我不得不说,冥想以及写作都是让心灵重新拥有秩序的方式。我也很幸运,一直以来都有坚持写作。比如有时候还会把写得比较满意的书后感发到微信公号里头,分享给大家。写作,包括读后感,就是整理自己的思绪,让自己的心灵重新充满了秩序。也一定会有心流的体验。否则我也不会坚持了这么久。一开始就是把它当做个树洞倾吐生活的不如意,幸或者不幸,流水账记录下,不至于虚度。现在看来还是有很多疗愈的功效的。

还有就是意义感。看到视频号一个大学心理系教授说,快乐和幸福刺激的大脑不同的皮层。

吃蛋糕,那是快乐。人总是容易倾向于满足自己instantgratification,那么意义感作为高等生物却不仅仅是吃蛋糕的快乐。如果吃了蛋糕却胖成了200斤,你觉得有意义吗?

我觉得深受启发。特别是最近联想到快思考慢思考,人很多时候需要快思考,但是过多依赖instinct可能并不是能够长远来说对自己是件好事。还有就是挫折如果能被理解成有意义的,那么可能挫折也就不那么难以被忍受了。

心流是什么?起码,你需要足够专注。书中提到看剧啊,看电视的确能够让我暂时被动摆脱无序状态,但这都不足以产生足够的心流。我突然想到早起刷牙,吃饭,走路,干任何事情我都很少享受现在,当下,脑子满是,下一秒该干啥。这么不专注哪里来的心流呢?所以活在当下,该多好啊。享受下,食物的快感。品味下早餐的美好。就像一个佛学大师说的那样,

幸福就是吃饭的时候就吃饭,不要想或者做其他事情。原来大智慧其实隐藏在这里,那就是活在当下,这种专注中。可惜我们又有几个人做到了呢。还有,现代社会的choices让我纷乱不堪,欲望往往太大,像蒋勋说的那样,一个母亲居然来了卢浮宫,说我的孩子还有那副画没有看到啊,蒋勋觉得,为什么不去想想孩子看到了什么呢?我觉得这是个有趣的视角。蒋勋说,他去过无数次卢浮宫,却都没有穷尽看完里面的画作,我们的不满足是不是也是我们的不幸所在呢?

现在一个长途飞机,给足金钱,你就可以去美国,任何一个地球上的地方。可是,我们的快乐提高了吗?还是我们的烦恼更多了。我们有没有像蒋勋那样想过,我看过的名画有哪些。还是永远不停地把目标定得那么高,永远在试图找寻那蝠没看到的画呢?

就像书中有个地方提到的那样,音乐为啥不那么能够带给人们强烈的冲击了,因为人们不那么专注地听音乐了,因为太便捷地得到音乐了。想想以前现场的乐队演出,可能要等一两个月,那种期待。有次有个人提到他曾经为了拨号上网下载周杰伦的《简单爱》,花了一个小时。整整一个小时哦,那种快乐,真是令他难忘。

关于音乐,不得不提到序的第三篇,一位音乐人谈心流。他谈及了现在小孩子学乐器的目的性太强,已然没有了兴趣可言。这就导致以后老了,这些人根本享受不了音乐带来的快乐,美好,形成不了心流。我也一直在努力帮助学生形成对英语的兴趣,但是好像有些人还是喜欢更实际的知识。

另外一位书友提到了第十章给他的感受,那就是金字塔形状的欲望排列。最大的最重要的欲望在最顶端,其他欲望从属于它。这就是第十章提到的人生的和谐,对于各种心流的整合,像溪流汇集大海一样,小小的心流聚拢到一个最高的目标,也就是最大心流一样。有了这样的金字塔状的排序,心灵不再矛盾,冲突,反而充满了和谐。

我想到的是村上春树,他的生活每天,十几年如一日,只有两件事。简单来说,其实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写作。为了有好身体写作,他跑步。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占据大块时间的工作。

另外一个男生分享的是关于逍遥游的句子: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大致意思是一个人不会因为外在的评价而改变心意。

在胡因梦翻译的一本灵修书中也有一个故事。一个老和尚被一个女的污蔑了,他丝毫不在意。

心流可能就是一种境界。外在发生什么都不能影响我什么了。

还有就是本体论,坑洞理论。在胡因梦的书中提到,我们都需要填补我们的坑洞。但这与名利无关。而本体就是填补坑洞的东西。你找到了它,生命就有了意义。在我看来这就是最后汇聚成海洋般的大心流,这就是我们的本体。在我看来是一种calling,召唤,比如我对于事业认认真真的,事业是你填满坑洞的方式。也可以对于其他人来说是一种关系,用和谐的人际关系填满了坑洞。因为《心流》也提到了人际之乐。心流就是本体,有了它,就没有了不和谐,没有了坑洞。这算是我对两本书的叠加的理解吧。

这本书还提到了挫折。那些残疾人,他们突然坐轮椅了。他们还是可以取得幸福的。这个我很感同身受。因为我也有点像个废人。但是,我也没有想到,不需要旅行的静止的活动有这么多,

可以去英语角,书友会,可以看电影,写作,备课,上课,cooking.其中不乏一些能够带来心流的活动。不过,我今天还是冒险带出我的笔记本来到了starbucks,所谓冒险就是冒着膝盖变坏的危险,背着沉重的笔记本来上自习。我才发现,我很享受备课的时光。顺便再间隙看看书。这不是一种不可忍受的孤独,反而非常的enjoyable.

然后这本书的其中一篇序也是相当精彩。他结合他自己在美国的经历去理解最后一章人生的意义。什么叫做整合,和谐。人生由无数次小的心流体验组成,但是最终都为了一个最大的最终的目标也就是最大的心流,汇聚起来。像他从小幸福,简单,到了美国由于玻璃天花板,华人只能当个工程师,倒也简单,回国后,那些复杂的人性,争夺,贪婪,让他无法适应中国的生活。直接对于他的人生观是种挑战。回到美国那种简单的工程师的做人方式已经无法,于是干脆厚黑起来好像也有背自己的从小的教育,面对已经复杂的情势,如何自处,如何整合,达到一种和谐的心态,是一种课题。有大师说:人生三重境界:1.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形容一个人单纯地从外在表面去判断事物。第二重境界是2.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这是一种更高的境界。人性的复杂不能单从一个人的外表看出来。就是刚才写序的人的状态已经无法退回到单纯的状态了。第二重境界时当你,对人的复杂,面具,都有所了解,就不会像第一重境界一样看人了。3.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大师没有解释,留给了大家去自己思索。写序的人也没有告诉我他该如何去做面对人性的复杂,但至少他否定了简单幼稚也不愿意做个厚黑的人。也许需要我们用一辈子去验证这第三重境界吧。

就像我自己我很想利用备课,认真上课,去给自己定目标,去挑战自己,去投入更多的激情。可是这种分明能让我快乐的心流却又屡屡被其他的心里的声音打断。首先是身体已经不能允许我做太多投入,其次,一想到大家都在混,觉得自己好像一个傻子,就不开心。另外总觉得这样做自己收获(主要是物质上的)实在是和投入不相符合。于是,我觉得我就没有一种很和谐的不矛盾的心态。而这可能也就阻碍了我获得更多的心流,意义感较差。

刚从五角场回来,逛了逛街,顺便算是运动一下,巴黎春天的友唱修好了。是那种模仿韩国的两人间的k歌房。有点小贵,半个小时,50元。我直接冲进去唱了。唱完,走了好几次气。这其实就是一种经络疏通了,也饿了。人说唱歌最能消耗能量,也是一种运动。哈哈。

我刹那间想到正在看的《心流》,啊,真的是学习唱歌就是有心流体验啊。忘我,有目标,有挑战,需要提高技巧。有兴趣,有乐趣。我记得我学习stayhereforever时,担心自己唱不到高音,就一般不唱,没想到,自己学会了不求完美,然后调低音调,然后从不会唱一大段快速念白到寻找气口,慢慢记歌词,到完整唱下来。现在能够基本唱准唱全音,一切不乱。

而且我会把这样的保留节目放在课堂上,这样我的动力就更足了。

书中提到了一个想自杀的美国男孩子的精神熵。熵就是一种混乱的状态。

父母诋毁对方为了争夺他,他受不了了。其实如果他有足够要好的朋友,有一帆风顺的目标,或者自己足够不依赖父母,情感上和父母分离,都不会产生这样的后果。

我就想起了台剧《想见你》。女主因为父母离婚重男轻女而暗无天日地活着。后来穿越到她身体的女生拥有不一样的性格,阳光开朗,居然改善了父母的重男轻女思想,也获得了爱情。

其实我也认识一个女生,她妈就乳腺癌了,她还天天很积极地生活,鼓励妈妈下载一些k歌软件,唱唱歌,我特别羡慕这种坚强和韧劲。

如何不被那种凄惨的氛围拖下水就已经够难了,还要去面对人生的不幸,这是多么不容易啊。否则就像书中所说的,陷入了一种精神熵里头,无法自拔。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