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范文文库网!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读后感800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时间就是金钱”在古代是否能被当时的人们理解?在这句话中,时间被视为一种实体,与资源相等同,或者说,以资源来理解时间,这在古代是难以被澄清的,因为这句话的出现正是依托强大的近现代工业体系的成长。

时间被精确量化,一天24小时,有限的资源按照供求关系的规律,变得“值钱”起来。可以看出,这种隐喻是和我们的生活经验相关联的,作者在书中把这种经验性的相似与客观相似性做出了细致的区分,在更多例子中得以澄清——语言的隐喻不仅仅是语言问题,而是根植我们文化和世界经验的结构性问题。而这些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却往往被埋藏甚至误解,作者将其归咎于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神话的问题,而我想,更深的来看,这正是现代性带来的结果。

“我们将自己视为与世界其他事物分开来的实体,作为拥有里、外的容器,亦将我们外部的事物作为实体来体验”,且不论内在的血肉之躯,还是外在的自然世界,一切似乎都是物理的、物质的。边界感是理性主义试图努力的方向,为我们能感受到的事物找到清晰的边界,如果没有边界,就把有边界之物投射其中。比如,intheforest,可以看到这里的容器隐喻,把森林看作一种实体,并将其比作了一个容器,而其中的植物、动物都是容器中的物质,被容器壁(边界)所限制着。

也就是说,隐喻不仅仅是语汇的游戏,而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表现,作为一种经验交互的产物,不仅仅说隐喻来自于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经验感受,同样的,它也在塑造我们的思维与生活。当生产力快速发展,资本主义不断渗入到社会的血管中,“廉价劳动力”这类话术也逐渐被接受,甚至于成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优势。但是用一种隐喻的视角来分析这句话,“劳动力”被当作了一种物质资源,根据供求关系而被定价。这一隐喻掩盖了劳动的本质,正如马克思主义所分析的,劳动走向人性的反面。廉价劳动力似乎和廉价石油一样,成为了一件值得吹嘘的事,事实上,现代性背后的人格丧失被隐喻的凸显范畴所遮蔽。而这种遮蔽是需要被重视起来的,尤其是在政治领域中的隐喻。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