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范文文库网!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1000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作者王小波,众所周知是一位特立独行的作家,他的作品描写和叙述都很生动,甚至是充满了露骨的真实。由此在我看来,与其说他是一位小说家,不如说他是一名斗士,为自由而战的斗士。

《沉默的大多数》这是一本杂文集。作者对书名是这么解释的:自从我成人以来,所见到的一切全是颠倒着的。在一个喧嚣的话语圈下面,始终有个沉默的大多数。既然精神原子弹在一颗又一颗地炸着,哪里有我们说话的份?但我辈现在开始说话,以前说过的一切和我们都无关系——总而言之,是个一刀两断的意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国要有自由派,就从我辈开始。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的中国似乎任然没有实现真正的“自由”,这真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

沉默不一定是坏事,但在需要声音的时候保持沉默就是一种懦弱,一种对生活,对困难的逃避,对人类的冷漠。通读本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沉默的大多数》和《思维的乐趣》这两篇杂文。

在《沉默的的大多数》中,作者阐述了什么他所认为的大多数,他所认为的沉默并不等于怯弱,反而话语代表这一种权力,所以大多数人都想拥有这种话语权,拼命挤进话语圈子。人类史上的灾难文革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我们的话语圈从五十年代起,就没说过正常的话既鼓吹过亩产三十万吨钢,也炸过精神原子弹。说得不好听,它是座遗臭万年的疯人院。如今我投身其中,只能有两种可能:一是它正常了,二是我疯掉了“,所以从话语圈中你很少学到人性,但从沉默中却能。是什么造成我们宁愿沉默也不愿起来说话证明自己与众不同?因为往往我们说话没有充分的自由,又是或者我们被某些权力压制,我们某些情况下只能顺着一些人的意愿说话,只能被一些人牵着鼻子走。作者把自己归为沉默的大多数,一定程度上也是社会环境所致。中国人你为什么沉默?沉默的往往是弱势的百姓群体,拥有话语权的也往往是权力的佼佼者,往往也有些人代表我们说话。这在今天的中国仍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只有在言论自由高度发达的社会,沉默的人数才会逐步减少。

《思维的乐趣》里最经典的一句话是“知识分子要做思维的精英,不要做道德的精英”。也许,你刚看到这句话会骂王小波是疯子。但你看了文章之后,作文www.fwwkw.com你就会对王小波产生由衷的敬佩。称他为思想的巨匠真的一点也不为过。所谓道德就是一种价值标准,这种标准也许是由社会的权威制定的。他们规定了什么是高尚的思想,什么是低俗的思想。思想不应该用价值判断去衡量。善与恶本来也没有特定的标准。思想最大的乐趣就在于交流。一旦用价值标准锁死了某种思想,我们就是去了交流及建树的机会。我们的大脑也就成了被灌输某种思想的工具。罗素也说过:“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没有了参差多态,何来我们美丽的世界?上大学之前,我以为大学会是一个思想交流自由的平台。后来才发现我想多了,大学的应试教育仍在继续。大学是一个人思想定型最重要的黄金时期,而现在我们逐渐失去了这种宝贵的机会。这何从不是一种悲哀?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