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范文文库网!

《读史的智慧》读后感2000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说来惭愧,由于喜欢手机阅读,各大电子书APP也没有此书,就下载了影印版,在电脑上观看。然而更惭愧的是断断续续迁延了大半年才读完,以前读过的只有粗浅的记忆了,现在强迫自己写篇小文,把阅读过程中的想法记录下来,也才对得起与这样一本好书的遇见,也差或能从姚先生书里的敦敦教导得到一些收获。

此书由姚先生的一些随笔和书评组成,由浅入深精心的排布。先用大量的篇幅讲述了太史公传奇的一生,故事很长但很精彩。用中国历史学的开山祖师的故事来开启本书,作者的深意一切尽在不言中。接下来姚先生教导我们读书要有恰当的方法,不然阅读效率低下,时间花掉了,但却没有收获。

首先书贵熟读,“也就是选择少数最要紧的书,’安坐而读之’,不贪多、不求快不偷懒,反反复复,老老实实,把它们读熟、吃透,变成一辈子学问和涵养的根基”。我想看的书太多,甚至同时阅读好几本书,看了这部忘了那本,实在是贪心不足蛇吞象,要学会做减法,stayfocus。

其次“读书须成诵”,在熟读的基础上充分地解读,这样不仅能快速进入阅读状态,更对所学有深入的体会和感知。幸运的是我在初中时遇到了几个好老师,教英文的老太太要求我们把课本背熟,数学老师教我们要做正三角的人,打好基础,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工作后自学英文也就能踏踏实实一篇篇的背诵新概念的课文。学习不能走捷径,认认真真一本一本的啃下来,就能切实体会到自己的成长。

再次“不动笔墨不读书”,勤于动手,要“眼到、口到、耳到、手到、心到”。其实眼睛看的,脑子里想的,写出来的,嘴里说出来都会有差别,这是一个思想逐渐锤炼的过程,所谓教学相长,在教授、培训他人的时候,自己也是深入的再学习了一遍。虽然之前早有体会,但是由于还是会偷懒,没能做到。这两年来要求自己每读一本书,都要写一篇读后感,也感谢电子书,让自己能随时随地读书做笔记。

同时,读书过程中,要“专一和善疑”,“读书须先定其心。使之如止水、如明镜。暗镜如何明物?”这样才能做到“对文本的理解字字到位,一个字都不肯轻易放过。拿朱熹的话来讲,这叫做‘-棒一条痕,一捆一掌血’”,才能看得文本的缝罅处,才能透彻地寻着文本中的“道理”。这里与金克木先生的读书要看无字处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善疑不仅是指“尽信书不如无书”,更重要的是,它应该包括勇于并善于质疑自己的立场观点,人越长大越固执,我也常担心自己会变成那种听不进意见的人,应该警醒自己时时刻刻保持开放的心态,stayhungry,stayfoolish。

最后,读书还要“入味而自得”,能从历史的只言片语中与古人心意相通,达到“理解之同情”,能从书中总结出智慧、寻觅得见识,而且这些智慧和见识要靠自己努力体会得来,拾人牙慧就流于肤浅,就像跑到健身房只是拍照发朋友圈,终究也是自己骗自己。

读到这里反思我的毛病是容易陷在文章里,被细节所驱赶,不能从宏观着眼,去了解整本书的脉络和结构,像一只小船在河里随波逐流,而不知道这条河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就希望这条小船是三栖飞船,一会天空翱翔,俯瞰这条蜿蜒的河流,一会降落其上,欣赏两岸风景,一会潜入水底,洞悉深层奥妙。我想若是遵循姚先生的方法,更加踏实诚恳,必然有所进步。

讲完如何读书,作者放了一些小书评,大致分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给蒙元史边疆史领域的一些专著所做的序或评述。这些都是作者的本专业,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学养,举重若轻,信手拈来,特别是辨析马可波罗游记是否真实,新近的《光明之城》的雅各是否虚构相当的精彩。第二部分的书评体现了专业之外作者的兴趣爱好,涉及到政治,人物传记,清史,人类学等等,特别是还有大名鼎鼎的密尔的《论自由》。在欧美学界总体偏左的情况下,如书中所批判的彭慕兰,中国一些学者如秦晖、姚先生等还是能保持着清醒,可能也是因为他们经历过文革,饱尝艰辛以及社会主义的铁拳。在姚先生如此的推介下,“与人类知识越来越快的增长相比,它的智慧却总好像足一个常数”,我欣然将《论自由》放入我的书架。

如果读到这里戛然而止,这个美好的形象会一直保持,就像某些历史人物一样,只恨不能早死,比如汪精卫,若是抗战前死去,就只会在历史上留下一张英武帅气的脸庞。这本书也是一样!

“历史学失去魅力了吗?”这一篇,让我觉得姚大力先生对史学的智慧是始乱终弃的。尽管在前面部分姚先生充分展示了他在史学上的智慧,散发着历史学的魅力,然而在谈历史学本身的魅力这篇文章里,却把这种智慧给抛弃了,实在是是太过讽刺而又异常可惜。

用抗清的名义掩盖种族大屠杀的本质,看得我瞠目结舌。姚先生如此夸耀同治回乱发起者和参与人,2千万被屠杀的汉民,以及大量死伤的回族百姓该做如何感想。张承志是回族,年轻时是极左红卫兵,老年了是种族主义者,愈渐极端。但姚先生何苦同流合污呢,不顾人文精神,不顾普世价值,难道您皈依了穆斯林,并因此改变了自己学术信仰,不再唯实,不再具备独立的思想呢?

为什么对实证史学强烈不满,就是因为现实中的教主并没有张承志想象中那么高尚,华丽的袍子下面满是虱子。张承志接受不了,他要用所谓的心灵史将客观真实抛弃,凭想象凭信仰来重新构建历史。其实内里就是用历史的名义来包装一个疯狂的信徒对教主赤裸裸的谄媚,这比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更加恶劣!姚大力在这里不仅不做批判,反而如同一个发情的少女,用甜蜜的文字来表达赞扬和认同。先轻描淡写的批判了张承志的理想主义,转眼就把西北回乱评价为伟大历史运动。

早年的我对张承志很有好感。很小的时候家里二楼天花板多搁了一块预制板,可能是为了水灾来的时候把财物藏在那里吧。无聊的时候爬上去玩竟然翻到好多本厚厚的中篇小说选刊,想必爸妈年轻的时候也是文学青年。其中就收录了张承志《黑骏马》、《北方的河》,这几本书给我带来了巨大的阅读快感,苍茫的草原,洒脱帅气的男主,动人的爱情,至今仍有回味。纵然张承志是当代最好的作家之一,给我们带来了优秀的作品美好的回忆,但其《心灵史》,作文www.fwwkw.com歌颂屠杀者,歌颂宗教极端势力,实在不能为其张目,当今若有人为ISIS写一部心灵史,人民会怎样看待他?

总而言之,瑕不掩瑜。读的书多了,就越能体会到文章彰显个性,有些书傲慢,狡猾,虚伪,轻佻,有些书严肃,真诚,谦逊,平和。这本书就是后者,能感受到姚先生的宽厚,严谨,和博学多识,可能还有点不苟言笑吧。读毕此书,收获多多。作者:陈熠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