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范文文库网!

《风声》读后感1000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比电影精彩太多了!”这是看完《风声》原著的第一感受。

书中对每个人复杂的刻画是电影所不及的,每个人不是绝对的好与坏,或是从头至尾不变的好与坏,而是因为各自的人生经历和被灌输/影响的价值观不同,呈现了不同程度的转变。

这本书从三个视角讲了同一个故事——到底谁才是潜伏在日伪机关的“老鬼”?如果是作为一部悬疑推理小说来看,我觉得挺有“暴风雪山庄”+“杀人游戏”的设定,不同的人讲同一个故事。根据麦家自述,他的灵感源于《圣经》的“四福音书”,各自为营,有同有异,既冲突又补漏。

有点伪纪实的风格,很多史实一般的描述让我信以为真。看到故事中提及的一些文学作品,我还傻乎乎的去上搜一搜到底有没有?答案是……确实都是编的!三个视角中讲故事的人——国、共、和作者,都会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给自己或自己关注的人物塑造更趋于完美或合理的形象。

作为一个读到最后,也无法猜透真相的读者,我也恍然明白,麦家老师根本就不想给故事一个特定的结局,“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我们怎么理解它,它就怎么呈现出我们理解的模样。

新版《风声》在最后加入了麦家与何平的对谈,像是对书后故事的一种解读,是作者自己来解读自己,这个还是挺有意思的。从中知道了很多《风声》的写作背景,也能更多的了解麦家。

在对谈中,麦家谈了他这种多视角写法的缘由。“不是真相或真理越辩越浑,而是多了视角,多了切面。我们接受的教育过于正面、单一,这不符合认清历史真相的逻辑。在一个声音大行其道的高压秩序面前,我们需要其他声音,需要一个怀疑的声音,一种怀疑的精神:怀疑从来不会伤害真相,只会让真相变得更加清白,更加稳固。巴尔扎克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跟历史书对着干,这是文学的任务之一。”

记得当初看电影《风声》的时候,惊叹于这个故事的残酷和恐怖,感动于人们对理想和自由的信仰,但读过书后会发觉,电影的表达还是简单了些。

麦家说,《风声》里是有大绝望的。1941年,人们生存在硝烟不绝的乱世,那个时代就是绝望的。而在裘庄,被怀疑为“老鬼”的几个人,各显身手,互相厮杀,让西子湖畔的美丽裘庄变为人间地狱,地狱中的人们也是绝望的。“老鬼”在绝境中,作文www.fwwkw.com以命相搏,宁可牺牲也要传递情报,令人起敬,却在切换到另一视角时,被全部推翻,被说成骗子,这更是绝望的

小时候看电影,非要掰扯清楚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如今往往不那么纠结了。绝对的好与坏也许并不存在,重要的是在面对选择时,作何选择。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