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范文文库网!

《惜别》读后感600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在三个不同的层面上,《惜别》都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

第一层面是书的内容本身。作者大量摘录母亲的书信和日记,援引古今中外各种文学、电影和思想作品,来表述自己对生死亲情的感悟。其中的特别之处当然是母亲留下的文字:这是一位母亲生命最后十年十五年的点滴记录,去世之后通过儿子的剪裁并得到出版,变成她生命的某种外化延申。书的某些部分因此读起来就像是由儿子注释的母亲口述自传。

第二层面是作者的写作。我其实很反感作者的掉书袋(虽然不是因为我没文化)。但反过来说,我也在想,当作者掉书袋的时候,他其实(或许他自己都未曾意识到)是在干什么呢?我不认为作者是在炫耀文化,我相信作者的的确确是生活在一个拥有大量藏书和影碟的世界里,因此他平时的思想资源就是这些古今中外的文本。但问题在于,作者从一个文本到另一个文本的摘引,除了比较他们之间某些细微的异同,与自己的经历互为佐证之外,并没有纵向的入木三分力度。如果我可以把作者当作某种典型的话,我觉得这就是某种自学成才的文化人:涉猎广泛,文笔有度,但缺乏理论创新能力,因此止步于他人文本与自身经验的泛文学性共鸣。

第三层面是书与读者的关系。作者反复提到,他很希望在母亲生前,自己就能意识到某些东西,那样就可能满足母亲在世时的某些愿望(而如今却已经永远无法弥补)。这样说来,如此一本书,如果读者是一个母亲尚在的子女,或者是一个已经上了年纪的母亲呢?对于前者,这本书可能具有某些教育和参考意义;对于后者,这本书可能在某种意义上是提前品读来自子女的缅怀。还有更有意思的:如果读者是一位上了年纪的父亲呢?按照平均的预期年龄,男性会比女性少活几年。那么作为父亲/丈夫,阅读(很多年后)子女怀念自己妻子的文本,而并未见到有太多提及自己的地方,那又是怎样的一重体会呢?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