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范文文库网!

国资委金融局工作总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工作总结,以年终总结、半年总结和季度总结最为常见和多用。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国资委金融局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国资委金融局工作总结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总体工作情况

  一是金融后发追赶势头良好。在传统金融趋于饱和的背景下,选择以提升新兴金融软实力弥补传统金融硬缺陷,着力发展财富管理、金融科技、并购产业等新兴金融业态,建设天府金融博物馆、亚太并购大厦等重点金融载体,打造了君华汇服贷投等金融服务平台,有效提升了成华金融的影响力。截至目前,全区共有传统金融行业省级分支机构7家,分支网点和营业部逾260家;法人型地方金融组织15家(小贷公司6家、融资担保公司3家、典当行5家、融资租赁公司1家);私募基金管理机构逾220家;A股上市企业2家(富森美、大通燃气),新三板挂牌企业3家,四板市场挂牌企业逾110家。

  二是国企改革实现能效提升。区属国有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实现显著增长、整体产出效益较强。2022年,大力推进区属国有企业融资能力提升,通过信用评级提升和市场化融资双轮驱动着力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市场化融资局面有效打开。2022年5月,出台《成华区区属国有企业投融资及借款和担保监督管理办法》(成华府发〔2022〕4号),进一步完善了全层级融资管控体系。区属国有企业直融间融并进融资格局逐步呈现、国企融资机制运转有序、融资成本显著降低、区域整体信用水平有效提升。

  三是国有资产监管规范有序。截止目前,成华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111.21亿元,全区土地资产80.45万平方米,房屋面积总计109.85万平方米,车辆830辆,经营性国有资产28.16万平方米,公建配套房屋资产面积89.98万平方米。其中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额78.41亿元,特殊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32.80亿元,近五年新增资产33.63亿元。

  (二)重点、特色和亮点工作情况

  1.金融后发追赶持续发力

  一是私募机构集聚加速成势。创造性地与国泰君安、华润置地合作打造私募投资基金服务平台君华私募基金汇,将地方政府政策配套、券商专业服务、楼宇物业服务有机结合,4年来累计入驻私募基金机构231家;2022年至今,省内新备案证券类私募基金机构中,由君华私募基金汇孵化的占比近40%。

  二是打造区域金融文化名片。将游乐园海洋馆旧址改造为天府金融博物馆,成为锦江绿道首个呈现的综合文化地标,通过举办形式丰富的线上+线下金融主题活动,讲好成华金融故事,提升成华金融影响力。重点升级一楼临四区的通美大厦,挂牌亚太并购大厦,将其作为打造西部并购产业集聚区的核心载体,力推享宇科技、华林证券、星汇平台、天府股交中心成华分中心等重点企业和机构入驻并购大厦,打造并购产业集聚平台,目前大厦累计出租面积占产业办公区面积比例超过70%。引进落地并购公会四川分会、并购交易师培训与认证中心,打通与并购先行地区资源交流的接口。

  三是服务实体能效持续提升。支持设立富森美小贷,争取市中小担合作设立成都市普惠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落地成华,进一步拓展区内中小微企业增信手段。大力推广服贷投联动投融资服务模式,推出全国首创天府小微科创债和填补市场空白的小微科创贷和信抵贷等创新融资工具,进一步整合蓉易贷资源,打造54个融资服务中心(点位),累计为区内超过1700家企业提供融资近20亿元。在五城区率先实质化运作了20亿元规模区级产业投资基金。参投引进国家千人计划领衔的2.5亿元规模沛坤菁蓉创投基金,协助引进了华灏鲲鹏等重点产业项目,投资总额超过50亿元。

  2.金融监管工作推进有力

  一是严格五类公司监管。我区目前共有6家小贷公司和2家融资担保公司以及1家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筹建),5家典当和1家融资租赁公司。根据市金融监管沙箱、省预警监管平台,定期对公司进行合规性检查和年度检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目前总体情况正常。

  二是大力开展法制宣传。在岁末年初、安全教育日、网络安全宣传周等时机,在辖区内多地开展防范金融风险宣传活动。通过悬挂主题标语、摆放宣传展架、发放宣传资料、巡回宣讲授课、现场答疑互动等方式,向群众解读相关法规政策,引导群众树立正确投资理念,提高精准识别虚构养老公寓入股养老基地等非法金融行为的能力,自觉远离非法集资,共同维护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同时以《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施行为契机,举办线上答题竞赛活动,拍摄制作了《警惕非法集资共创和谐成华》系列宣传视频,拓宽了宣传渠道和覆盖面,提升了宣传质效。

  三是持续开展清理整顿。继续对存在舆情风险的四川润通商品现货市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通公司)开展清理整顿。目前正在按照区润通专班要求共同商议润通公司良性退出可行方案。同时,充分协调发挥相关行政主管局、属地街道职能作用,通过联合检查、综合执法、行政处罚等手段,全年共对相关企业展开调查排查共10余次,对1家涉违规经营企业采取行政处罚措施。

  3.国企改革整体推进

  一是出台国企改革纲领性文件。出台《成华区贯彻落实〈成都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2年)〉的工作方案》,对成华区国有企业发展方向和工作任务进行了明确,高效有力推进国企改革。

  二是启动企业整合重组。组建成华发展集团,将原6家一级企业股权注入集团,明确集团对下属企业国有资产统一管理、国企财务统一调度、国有资源统一整合的三统一定位,实现注册资本金达百亿、资产规模过千亿。

  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出台《关于支持成华发展集团做强做优做大的实施意见》(成华委办发〔2022〕33号),在优化经营管理体制、建立放权赋能长效机制、提升市场化运作水平、组织保障等方面提出了24条支持措施,有效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为AAA信用评级及企业上市培育夯实基础。

  四是实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成华区属国有独资、全资、国有控股、国有实际控制企业,及上述各企业直接参股企业52家,其中穿透口径混合所有制企业17家。与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一建设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的混改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吸引、激励优秀人才,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实施更加市场化、差异化的管控模式,推进国有企业市场化经营。

  五是健全完善国资监管体系。采取数字化管理手段加强管理。聚焦资产、资金、债务三大要点,构建连接区国资和金融局、区属国有企业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数字化综合管控平台,实现资产数字化管理、资金全过程管控、债务实时性监管。

  六是坚持国企党建领航。2022年,6家区属国企党支部提格为党委,并设立成华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进一步完善党组织和高层管理人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制度,实行7家区属国有企业党委书记、董事长一肩挑。构建形成区委统一领导、区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区国资和金融局党组及系统党委具体指导、企业党委履职尽责的工作格局。

  七是深度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印发《中共成都市成华区国资和金融系统员会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施意见》,将红色教育融入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将党史学习教育延伸至国资和金融系统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提升上下协同力,加强思想政治和精神引领,凝聚起推动国资国企发展的强大合力。推动党建与项目建设、民生服务深度融合,打造学习强国街区北湖学习小站等党建品牌。2022年,成华国投公司获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4.国资监管不断强化

  一是出台《成华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区属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规范资产管理、资产清查、登记、产权界定、资产处置等工作。草拟《中共成都市成华区委关于建立区政府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实施意见》,建立区政府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报告制度。

  二是深化国资改革,2022年新出台《成华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成华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规范全区资产处置管理行为。

  三是推进经营性资产集中管理。通过对存量资产进行优化配置,逐渐将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非公益性公建配套资产等移交区属国有企业,实行集中管理和运营。首批梳理区属行政事业单位360处房屋资产,面积32.47万平方米。近两年,接收和配置公建配套房屋资产5.86万平方米,停车位1248个。完成区统建办、区危改办的机构改革工作,将成房公司、重点公路公司、东华园林划转区城投公司,将保和街道办持股的保和加油站股权划转棚改公司。

  5.疫情防控工作全力以赴

  一是筹建隔离观察点位,助力防护新冠疫情。11.2本轮疫情之前,按照市疫情防控工作明确的5+2城区确保400间房间2小时内可以启用、600间房间24小时可以启用要求,牵头常态储备了8家隔离酒店1390个隔离房间。11月3日出现本土病例后,隔离酒店用房需求激增,我区于11月5日至12日,7日内紧急筛选6家社会酒店并昼夜连续进行防疫工程措施改造,新增隔离房间2404间。目前共征用隔离酒店14处,隔离房间总计3791个,设驻点工作专班11个,配备专职工作人员260余名,投入安保工作人员940余人。

  二是牵头隔离酒店运行管理。先后编制《成华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密切接触者观察隔离点工作方案(试行)》《成华区疫情防控酒店管理指南》1、2、3版;负责隔离酒店专班会务准备、收集议题、整理纪要,并按照会议精神督促落实;负责隔离场所各类检查并督促整改;制定《隔离酒店运行保障和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牵头完成《成华区集中隔离酒店工作制度》初稿,即将以指挥部名义印发;每日报送各类隔离酒店信息,做好疫情隔离酒店资料整理归档工作;参与隔离酒店日常管理维护和疫情防控应急演练工作。

  三是实施疫情租金免除政策。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市、区相关工作要求,切实减轻疫情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履行国有资产的社会责任,成华区在成都市率先出台了租金免除政策,并对政策进行修订完善,实现了租金免除政策全覆盖。倡导社会企业和个体参与,形成共克时坚、共度难关的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租金免除政策对承租区属国有经营性房产的中小微企业、面向服务民生个体工商户、承担公共服务的事业单位以及民办非企业组织累计免除租金总计3803.35万元,兑付率达到100%,惠及经营性房产承租户共计1136户。

  二、2022年工作计划

  (一)工作思路

  一是持续推进财富管理升级、金融科技集聚、并购产业起势、企业上市倍增、高能企业招引五大重点工作,深入挖掘金融发展新动力,营造良好的金融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已有金融平台和重点金融项目,不断提升君华汇服贷投天府金融博物馆等金融品牌的影响力。

  二是持续做强做优做大国企。坚持改革赋能,持续在资金注入增实力、放权赋能强活力、混改上市增动力、人才引育夯基础等方面落实支持国企发展措施,推动企业加快向城市建设运营综合服务商转型,积极探索EPC+O、ABO、TOD、片区综合开发、全域国资经营、智慧城市建设等经营模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在技术、管理、市场、人才等方面的优势,进行资源互换、形成优势互补,实现从建设城市向经营城市转型。

  三是推进资产管理法制化建设,不断健全资产管理制度体系。拟进一步完善《成华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成华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办法》等制度,拟修订现在不相适应的制度,形成《成都市成华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制度汇编,指导和规范未来五到八年资产管理工作。

  四是提升资产运营效能。盘活存量资产,以提高保障能力和运营能力为工作导向,着力推进资产的集中统一管理,持续将梳理出的经营性资产、公建配套资产等移交区属国有企业,由企业统一登记、统一管理、统一运营。做强增量资产,拓展国有资产取得渠道,通过上市土地配建、城市更新自持、公建配套接收、自主开发与收购等多种方式做强增量资产。

  (二)重要目标

  一是持续推进财富管理升级、金融科技集聚、并购产业起势、企业上市倍增、高能企业招引五大重点工作,深入挖掘金融发展新动力,营造良好的金融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已有金融平台和重点金融项目,不断提升君华汇服贷投天府金融博物馆等金融品牌的影响力。计划引进私募基金机构超过20家,引培各类泛金融企业和并购相关服务机构超过20家,帮助次中小微企业融资超过15亿元。

  二是坚持目标导向,加速企业高能级迈进。以投资融资新平台、产业培育新驱动、资产管理新高地、资本运营新枢纽、国企改革新标杆五新为导向,力争成华发展集团2022年实现国际信用BBB-(投资级)评级。积极探索国企上市培育路径,鼓励区属国企根据发展规划,整合优质资源,增强拟上市主体实力,实现上市公司内部孵化。搭建并购平台,获取上市公司核心资源、关键技术、知名品牌、市场渠道等,增强协同效应,实现上市公司外部孵化。积极探索国企上市培育路径,鼓励区属国企根据发展规划,整合优质资源,增强拟上市主体实力,实现上市公司内部孵化。

  (三)主要举措

  一是制定君华汇年度工作指导意见,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和券商服务水平,优化机构入驻机制,以政策红利引导支持私募机构入驻君华汇和发展壮大,引导社会资本支持区域经济发展,实现资本与实体经济相互促进的双赢格局。加强对金融博物馆和产业资源的利用,吸引金融资源参与成华经济建设,引进天府股交成华分中心等重点项目落地亚太并购大厦,举办大型并购主题活动,借助中国并购公会背景资源招引并购产业服务机构,普及并购理念、营造交易氛围、完善产业生态,全方位推进区域并购产业生态环境建设。借助西南财大、电子科大等高校资源招引数字金融重点企业,推进相关科研成果转化。进一步推广服贷投投融资服务模式和1债2贷创新融资产品,探索开发信用类科创企业融资工具,发挥政府产业基金引导效用,推进重点拟上市企业上市挂牌进程,逐步完善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服务体系。

  二是坚持防控风险,着力破解融资瓶颈。坚持以可持续、可操作、稳健性为原则,筹划编制2022年区属国有企业融资计划,早谋划、早对接、早落地。指导区属国有企业继续以传统融资方式托底,加大政府债券争取力度、扩大政策性融资规模、拓宽直融产品渠道,用好用活数字化管理平台,加快成华发展集团实现公司主体信用评级突破,通过债务风险分类预警、全口径监控、流动性安排等举措,优化完善债务风险缓冲机制、债务监控分级预警机制及债务偿还统筹机制,切实提升融资能力、拓宽融资渠道、破解融资瓶颈,高效保障631重点项目建设及还本付息资金需求。

  三是继续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坚持传统线下宣传模式,部门、街道、社区三级联动,继续开展防范非法集资进社区巡讲活动,积极探索进楼宇、进高校普法宣讲模式。结合当前防疫抗疫形势,广泛开展非接触式宣传,举办线上有奖答题活动,利用门户网站、公众号、电子广告屏等新媒体平台广泛推广和播放防范非法集资系列宣传视频,扩大宣传影响力和覆盖面,进一步提高群众防范意识。

  四是加强国企党委引领作用。完善进战略、进决策、进治理、进经营四进机制,提高区属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水平,实现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有机融合,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发展优势,为国有企业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强劲动力为总目标,在国有企业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上持续提升,在国企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统筹谋划、同步推进上持续发力。


  国资委金融局工作总结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征管保收入,强化统筹保支出

  2022年,面对疫情冲击、全国减税降费及经济下行的形势造成的巨大压力,勐腊县财政局紧紧围绕全年预算目标,强化使命担当,保障全县收支平衡,切实发挥了财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和支柱作用。截止2022年10月31日,勐腊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3726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94234万元。

  (二)扎实推进社会民生事业发展

  持续推进乡村振兴,2022年截至10月31日,财政衔接资金投入7739.27万元,支出5825.04万元,整合涉农资金8883.2万元,支出4087.29万元;稳固保障社会民生,教育投入48315万元,卫生健康投入34084万元,疫情防控投入25223.72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投入49792万元;积极维护社会稳定,全县公共安全支出10723万元;稳步增加基建投入,投入9148.11万元。

  (三)持续推进财政规范化管理

  一是强化财政监督管理。组织县区65家一级预算单位,92家二级单位编报了2022年度内部控制报告;开展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财经纪律设立小金库问题自查自纠工作,涉及机关59家,事业单位192家,社会团体9家;督促9家代理记账机构完成系统备案;组织开展2022年度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抽查;联合相关单位对乡镇、农场、县直单位、医疗卫生机构等23家单位开展疫情防控资金专项检查并督促整改;联合农业农村局开展扶贫资金监督检查工作,检查项目81个,入户走访48个村小组,走访村民220户,检查资金43862.62万元。

  二是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对勐腊县153个扶贫项目、125个直达资金项目开展跟踪工作;对2022年度、2022年度1至6月县级资金开展运行监控,涉及项目3459个;草拟建成部门整体支出共性指标体系1个,项目支出共性指标体系1个,项目支出个性指标体系11个,行业部门指标体系18个;组织开展2022年县级资金线上自评,首次实现绩效管理标准化平台评价线上运行;组织第三方机构开展财政重点评价工作,涉及项目10个;开展自评抽评工作,涉及项目110个;开展内部业务培训1期。

  三是全面推行预决算公开。除做好财政法规纪律、三公经费、财政动态等信息公开外,实行阳光预算,增强部门预算透明度,组织全县共65个部门在政务网站公开部门预决算信息。

  四是全面实行阳光采购。认真执行集中采购目录及标准,2022年前三季度勐腊县政府采购项目涉及采购计划金额7269.69万元,实际采购金额6928.98万元,节约金额340.71万元。

  (四)推动金融市场绿色健康发展

  2022年组织各行业部门开展涉非涉稳排查整治4次;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220场次,参与群众33802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0000余份,悬挂横幅展板62条;利用媒介广泛宣传,在电视台播放新闻7条、公益宣传片1503次,勐腊发布公众号推送文章2篇、微博发送信息4条,纯翠勐腊推送信息8条,勐腊手机报刊播信息7条。切实维护了勐腊县金融市场稳定。

  (五)强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

  印发《勐腊县国资委监管权力和责任清单》,加快推进国有资产监管职能转变;印发《关于转发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入章工作文件的通知》,督促县属14家国有企业完成章程修改备案;印发《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建立并落实国有企业党组织书记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制度,推进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统一规范决策行为;深入纳新公司开展调研,探讨总结经验,拟定《勐腊县国资委党委关于开展党建工作一企一策建设和一企一品牌创建的实施方案》;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实施意见》,理顺改进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按照《西双版纳州州属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强化企业动态监测;研究制定《勐腊县县属国有企业商务招待管理规定》,切实加强县属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完成国有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移交,共移交14046人。

  二、工作亮点

  (一)稳步推进涉农资金整合,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按照《勐腊县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方案》、《勐腊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相关工作要求,对工作目标、整合资金来源、整合资金使用范围、工作程序、资金管理、申报、监管、各单位职能分工等内容进行不断细化,形成了一套流程清晰、责任明确、监管到位的制度及管理办法。依照方案和上级要求,力推涉农资金统筹整合,2022年截止目前共整合涉农资金8883.2万元,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全面推行增收留用以奖代补政策

  为贯彻落实云南省财政税收增收留用及以奖代补政策红利,深入开展调研,认真听取乡镇对政策的理解和建议,结合乡镇实际情况,于2022年制定印发了《勐腊县财政局关于印发收入增收奖补的通知》,进一步激励了乡镇和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积极培育财源,做大财政收入。

  (三)全面开展财政往来款消化工作

  建立健全存量资金盘活常态化清理机制、往来款动态监控预警长效机制,严格控制增量,坚决清理存量,向相关企业、单位下发催款通知函、电话沟通,督促其及时还款核销,2022年底,往来款挂账38238万元,自2022年以来,县财政局通过各种方式,消化财政暂付款共计24181万元,进一步加强了财政资金管理,切实防范化解了财政风险。

  (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一是深入推进减税减费政策落实,配合出台《勐腊县贯彻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工作方案》、《关于开展减税降费措施效果监督检查工作方案》,降低企业成本,推动复工复产;二是深化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不断规范财政收支管理;三是推行公务卡制度改革,推行公务之家建设,实现全县预算单位差旅电子凭证网上报销;四是持续深化政府采购改革。全面实行阳光采购,启用云南省政府采购信息管理系统,实行政府采购计划和采购合同网络备案管理,推行网上审批,实行限时办结。不断提升政府采购服务效能,积极改善营商环境,切实加大政府采购监管力度。2022年前三季度采购节约金额340.71万元。

  三、存在问题和不足

  (一)收支难以平衡,三保压力不断加大

  刚性支出增长较快(2022年工资支出11亿元,2022年工资支出15.6亿元),不可预见支出较多,地方公共财政收入水平低,财政资金主要用于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工程建设缺乏资本金和建设资金,而自身解决财政缺口的能力较弱。近年来,勐腊县承接中央、省、州重大项目较多,比如小磨高速、玉磨铁路、腊满高速、肉牛查验场、第三中学、试验区医院、勐绿高速、火车站站前广场、机场建设等以及当前应对疫情的边境一体化建设等项目,县级需承担的资金缺口超过100亿。2022年可用财力为16.3亿元,三保需求15.6亿元,2022年1至10月收入为33726万元,而支出已达294234万元,收支平衡风险凸显。2022年行政单位年终绩效0.23亿元、2022年行政单位随月绩效0.42亿元、除教师以外事业单位绩效0.35亿元总共1亿元尚未能实现兑补,社会舆论压力和维稳风险都很大。目前勐腊县已被省财政厅列为三保高风险县。

  (二)税源结构单一,税收增长乏力

  勐腊税源结构单一,经济发展以投资拉动为主,过于依赖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带来的税收增长,一次性税源占相当大比重,抗风险能力弱,近年来受疫情影响,土地收入大幅下降,可调入资金逐年减少。2022年年初预计4.5亿元收入,而上半年仅实现0.81亿元。

  (三)系列改革政策导致财政收入下降

  由于减税降费系列积极财政政策以及取消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改革不断推进,勐腊县小微企业纳税个体数量下降了99%以上,非税收入总量减少,财政增收难度加大。

  (四)政府性债务沉重,财政运转困难

  近年来,安排财政支出的各项重点项目建设资金(贷款)不断增多,政府性债务风险不断加大,目前政府性债务从2022年的18.9亿元上升到2022年的41.1亿元,其中大部分为公路建设专项债务,利息从2022年的0.38亿元上升到2022年的1.49亿元。2022年勐腊县债务风险等级为黄色,今年仍是勐腊县偿债高峰年,本年度需化解5.96亿元(YXZW2.9亿元、政府性债务利息1.4亿元、红冲1.66亿元)。除化解债务外,为发展地方经济,提升公共服务硬件水平,项目缺口资金不断增加,政府债务风险不断加大,偿债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偿债压力较大。

  (五)保改革压力不断加大

  随着各项改革不断深入,县级财政需要保障改革压力不断加大。如2022年按照政策需保障基本养老保险缺口0.5亿元、职业年金本金及历年记账利息0.5亿元、做实职业年金0.1亿元;因改革需要,勐腊县临聘人员增加1300人,资金需求增加0.85亿元。主要为公安部门336人,经费需求0.2亿元;林场护林员83人,经费需求0.2亿元;卫生部门涉及改革增加人员204人,经费需求0.1亿元;教育部门涉改增加人员677人,经费需求0.35亿元。致使可用财力严重不足,财政运行更加困难。

  四、2022年工作打算

  下一步,勐腊县财政局将围绕勐腊天然橡胶全产业链创新区、沿边开放示范区、兴边富民先行区三个定位,以县区十四五规划为指导,履行财政职能职责,积极培育财源,大力推进改革,健全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压实预算管理主体责任。同时,加大财政监督检查力度,严格执行财经纪律,推进高质量可持续财政建设。

  (一)增强预算约束,确保依法依规运行

  一是强化预算对执行的控制。严格执行人大批准的预算,预算一经批准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调整。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严禁超预算、无预算安排支出或开展政府采购,严禁将国库资金违规拨入财政专户。严禁出台溯及以前年度的增支政策,新的增支政策原则上通过以后年度预算安排支出,规范预算调剂行为。二是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将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作为预算绩效管理重点,加强财政政策评估评价,增强政策可行性和财政可持续性。加强重点领域预算绩效管理,强化引导约束。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将绩效评价结果与完善政策、调整预算安排有机衔接,对低效无效资金一律削减或取消,对沉淀资金一律按规定收回并统筹安排。加大绩效信息公开力度,推动绩效目标、绩效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三是优化国库集中收付管理。对政府全部收入和支出实行国库集中收付管理,建立健全库款风险预警机制。

  (二)抓增收节支管理,着力提升财政保障能力

  一是围绕收入增长目标,关注经济形势对财政的影响,增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克服不利因素,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努力通过投资带动财税收入增长,夯实增收基础。二是主动出谋划策,加强对重点税源监控,抓好收入监管。加大税收征管力度,挖掘增收潜力,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努力完成全年财政收入目标。积极为县政府当参谋、出主意,以土地出让收入、土地占补平衡指标收入为重点,加强部门协调沟通,促进相关收入稳定增长。三积极向上级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加强政策文件的学习,研究吃透中央和省级政策精神,跟踪掌握政策扶持方向,加强与上级部门汇报,提高汇报衔接质量和效果。进一步强化与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重点在强边固边、疫情防控、乡村振兴、对外开放、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与上级政策紧密对接,形成合力争取上级支持,缓解财政资金支出压力;积极向省财政厅等上级部门汇报现阶段发展中遇到的有关资金、政策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争取省级给予更大的支持。

  (三)切实增强发展可持续性

  一是健全地方政府依法适度举债机制。正确处理扩大投资和防风险的关系,加强风险评估预警结果应用,有效前移风险防控关口。依法落实到期法定债券偿还责任。健全地方政府债务信息公开及债券信息披露机制。二是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把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作为重要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根据《勐腊县防范化解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实施方案》,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妥善处置和化解隐性债务存量,力争到2028年全部消化。三是防范化解财政运行风险隐患。在出台涉及增加财政支出的重大政策或实施重大政府投资项目前,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财政承受能力评估,未通过评估的不安排预算。

  (四)坚持民生优先,着力推动发展成果惠及民众

  一是压缩一般性支出,树牢过紧日子思想。围绕无项目不支出原则,严守三保支出保障底线。优化支出结构,优先安排教育、三农、社保等民生支出;严控三公经费,集中财力办大事,确保民生支出占比稳定在70%以上。二是继续落实完善惠农政策。做好涉农资金整合,加强衔接资金监督检查;落实惠农补贴发放,加强一折通发放情况跟踪监督;加大财政三农投入,大力支持乡村公共设施运行维护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三是支持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发展。继续深化城镇、农村九年义务免费教育工作和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合理安排计划生育事业费。四是支持社保事业发展。提高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加大对养老保险、低保、社会优抚、农村五保户供养、就业再就业的投入,让发展成果惠及民生。五是全力保障疫情防控资金,相关防控资金到账后在第一时间安排部署,确保资金在最短时间内拨付至相关单位。积极向通过各种渠道向州财政局、省财政厅等上级部门反映勐腊县财力情况和疫情防控形势,争取财力补助和资金支持,缓解全县疫情防控压力。

  (五)坚持改革创新,着力推进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

  一是完善财政改革。进一步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做好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系统、财政转移支付综合管理系统的实施工作。深入推进公务卡改革工作。二是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按照上级规定,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各乡镇财政税收增收奖补结算办法,增加乡镇财税收入。三是继续深化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改革。继续开展全县资产清查,强化资产监管,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做好党委前置研究讨论事项清单的制定和执行。

  (六)全面清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

  加大部门结余结转资金清理力度,收回部门闲置的结余结转资金,以弥补财政收支不平衡形成的缺口,安排好结余结转资金的使用,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充分释放积极财政政策。

  (七)切实加快资金支出进度

  一是合理安排支出时序,按项目工程进度加快资金拨付进度,对重大项目支出在库款许可情况下足额保障到位;二是加快上级补助资金下达力度,在保障财政资金安全和使用效益的前提下,不断加快支出进度;三是督促各部门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对各部门预算执行进度未达到时间节点进度要求的部门,分析预算支出进度慢存在的问题,并上报支出执行进度较慢的原因及需要采取的措施。

  (八)深化国企改革,强化国有资产管理

  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拟定新三年国企改革实施方案,并组织开展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做大做优做强县属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增强自身化解债务能力,完成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加强董事会建设;促进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更加顺畅,健全相关规章制度,有关监管手段,事项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监管;调整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提高国有资本配置率;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完善反腐倡廉体系和工作体系,切实发挥县属国有经济的支撑作用。

  (九)改进工作作风,加强财政队伍建设

  进一步转变作风,树牢服务理念,强化责任和担当意识,优化工作程序,切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依法理财能力。加强爱岗敬业教育,增强岗位责任意识,严明工作纪律。加大财政干部和预算单位财务人员培训力度,强化日常管理,提升工作能力。进一步优化财政干部队伍,补充多技能、全方位专业人才力量。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任务,打造一支政治过硬、责任心强、专业水平高的财政队伍。


  国资委金融局工作总结

  一、2022年1-4月工作完成情况

  一是1-4月,全区财政收入完成16.95亿元,比上年增长31%,在全市七个县市区排名第一,其中:税务部门完成12.41亿元,同比增长42.2%;财政部门完成4.54亿元,同比增长7.8%。非税收入4.98亿元,非税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29.4%。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19亿元,占总收入的比重为66%,比上年增长24.2%,在全市七个县市区排名第三,其中:税务部门完成6.68亿元,同比增长34.7%;财政部门完成4.51亿元,同比增长11.3%。全区财政支出完成17.35亿元,同比增长40.01%。

  二是民生支出和民生工程稳步推进。十三项民生支出完成15.6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90%。今年省定民生工程项目33项,我区31项,其中新增6项、退出4项,调整8项,延续18项。我区无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召开民生工程推进会议,总结上年度工作,解读、分解今年省定33项民生工程任务,部署当前民生工程工作,走访各民生工程牵头部门,加强协同配合。

  三是支持国有平台市场化运作,确保宣州经开投资公司实质性运行。初步完成区属国企2022年度经营业绩指标审计评价工作,考核结果尽快提请政府常务会议审定。《宣州区区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业经区政府常务会议、区委常委会审议,待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印发实施。配合做好金亭粮油公司历史遗留问题的整改推进工作。

  四是1-4月累计召开5场银企对接会,解决困难企业融资需求2815万元。跟踪服务企业上市,做好上市挂牌后备企业库更新(申兰华色材上市主体股权架构基本确定,计划年内完成股改;宣酒集团已完成三大中介机构对其的尽职调查,将逐步解决和规范,计划年内完成股改;花园实业新三板挂牌材料已报全国股转让系统,现处于二次反馈阶段,预计年中实现新三板挂牌)。2022年2月末,市辖区人民币存贷款加权增速16.81%,位居全市第六,较去年同期上升一个位次;2022年3月末,市辖区人民币存贷款加权增速14.83%(全市第六);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增速14.82%(全市第六),动静态指标综合得分位居全市第二,较去年同期上升五个位次。

  二、2022年工作重点

  (一)聚焦党建引领,凝聚工作合力

  一是以办实事、开新局为抓手,进一步优化财政收入结构,进一步提高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确保财政收入平稳增长,奋力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0.99亿元,增长5%的目标;二是以新一轮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为契机,提升阳光理财,促进财政系统党风廉政趋稳向好。三是将党史学习教育与财政业务相结合,以学党史、悟思想为主题,开展财政系统青年财政干部特训,提升财政干部综合能力。

  (二)聚焦财政改革,服务发展大局

  一是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根据《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印发2022年安徽省预算管理一体化推广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全力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我区此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技术部分已基本完成,业务部分正在抓紧推广实施,5月1日前完成一体化系统开发建设并与财政部全国预算管理汇总系统对接,确保2022年在全区范围内运用一体化系统编制2022年度预算;确保2022年1月开始全区范围内运用一体化系统开展预算执行业务。确保预算绩效评价全面推广实施,强化预算绩效评价结果运用,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是完善区乡财政体制。理顺区本级与乡镇街道办事处、宣城高新区财政分配关系,充分调动乡镇园区培植财源和组织收入的积极性,建立既支持乡镇特别是园区发展,又体现基本民生、乡村振兴建设支出责任共担的区乡财政体制,激发发展动力,培植新的财源增长点,逐步壮大全区财力。

  三是完善再生资源奖扶政策。2022年,我区再生资源企业税收收入实现3.38亿元,占全区税收收入的7.7%,为支持我区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做大做强,鼓励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确保全区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综合考虑现有企业生产经营等情况,需要调整完善宣州区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财政扶持暂行办法。

  四是发挥综合治税平台作用。推进综合治税、强化收入征管,畅通非税收入信息共享渠道,更充分的发挥综合治税平台作用。共享收入信息,严格管控财源,把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管理与加强税收收入征收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堵塞收入漏洞,规范征管秩序,对应征不征、应罚不罚、随意减免的违纪现象要坚决予以杜绝,促进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经济协调增长。

  (三)聚焦国企监管,展现国资担当

  一是不断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按照区委、区政府有关国企改革工作的统一部署,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和党管干部原则,推进董事会、经理层建设。全力配合区委组织部做好振宣担保集团、瑞丰农业融资担保公司正职负责人选拔聘用工作,开展企业副职公开招聘。

  二是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建立健全考核管理机制,制定和修正企业年度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做好区属国有企业2022年度业绩考核工作,下达区属国有企业2022年度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及2022-2022年度任期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尽快出台《宣州区区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国有企业商务招待管理规定》等文件。

  (四)聚焦风险防控,强化金融服务

  一是持续推进四送一服金融政策宣讲及银企对接活动,强化人民币存贷款调度,完善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年度考评办法,通过对存贷款综合协调调度,力争市辖区排名再提升。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举办多层次资本市场业务培训会,跟进服务上市挂牌重点后备企业,稳妥实施扶贫小额信贷,防范化解存量贷款逾期风险,确保不发生一笔逾期贷款。二是坚决守住地方金融风险底线。加强地方金融监管。做好小贷、担保、典当日常监管,对民间融资中介机构和各类投资公司严格落实市场准入、动态监控。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持续开展金融放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强化风险监控,密切跟踪良门孝道、绩溪上河等重点风险机构,稳妥化解金融风险隐患。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