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范文文库网!

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史心得体会三篇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史心得体会三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史心得体会一篇

  一、伟大历史转折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

  1978年5月10日,中央党校内部刊物刊登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公开发表这篇文章,新华社向全国转发,文章鲜明的提出,社会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的标准。对四人帮设置的禁区,又敢于去触及,敢于去弄清是非,不能拿现成的公式去限制!这篇文章在广大干部群众中极其强烈反响,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本来是马克思主义的常识,但由于与两个凡是尖锐对立,并且触及盛行多年的思想僵化和个人崇拜,因此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一开始就受到了一些人的指责,关键时刻邓小平给予及时而有力的支持。1978年6月2日,他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着重阐述了毛泽东关于实事求是的观点,批评有些人在对待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问题上的两个凡是的错误态度,号召拨乱反正、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个大解放。

  1978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指出,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

  1978年11月10日至12月15日,党中央在**_*议,会议原来确定的议题主要是讨论经济工作,由于会前邓小平提出的工作重点转移的建议,已经得到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赞同。这次会议首先讨论工作重点转移的问题,对于工作重点转移,大家是热烈拥护一致赞成的,但大家感到如果不正确解决指导思想问题,不纠正左左倾错误,包括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不克服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和思想僵化,不解决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是不可能真正实现工作重点转移的。

  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纲领的制定和实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党的十四大作出的重大决策。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原有的经济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进行修修补补远远不能解决问题,必须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的改革,***起基础性作用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进一步具体化,制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其基本框架为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1997年9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XX举行。江泽民作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报告。大会指出旗帜问题至关重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大会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概念,把这一理论作为党作为指引党继续前进的旗帜。大会强调,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不动摇。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的各项工作。大会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阐明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要求。大会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等重大问题作出阐述。

  三、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0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XX举行,江泽民作题为全面建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大会系统总结了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13年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报告指出,这些经验联系到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归结起来就是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大会对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要求,大会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大会认为,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该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间的艰苦奋斗。

  党的十六大的一个历史性贡献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也到作为当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党的十六大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根本要求作出了全面阐述。大会强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理.大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大会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于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于坚持执政为民,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为此全党必须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党的十六大以后,党中央采取一系列举措推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贯彻。***央的要求,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推向新高某某,有力地推动了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史心得体会二篇

  42年前的1978年12月,中央召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打开了尘封几十年的国门,做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从此改变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命运。这42年,是波澜壮阔、激情澎湃、创意万千、日新月异的42年,是给中国带来历史性巨变、令世界为之惊叹的42年,是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民族复兴光明前景的42年。42年的实践无可辩驳地证明:社会主义中国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发展道路!

  42年来,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展开,逐步深化;对外开放的大门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循序打开,全方位推进。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真正活跃和兴旺起来,使社会主义制度在除弊创新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并丰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使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取得了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成功经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事实最有说服力。42年的实践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这是党和人民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

  作为一名21世纪的当代大学生,由于年龄限制,我无法确切知道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具体是什么样子,只能凭着长辈的回忆和书中的描述去尽力体悟,但这阻碍不了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巨大冲击和幸福生活。巨龙腾飞的过程中,我们再也看不到一毛钱一根的冰棍,看不到装订死板的连环画,看不到笨重的黑白电视占据一隅。我们赶跑了霸据香港、澳门几百年的欧洲列强,在霸权主义的.重重阻挠下我们挤进了世贸组织,我们也用北京奥运的成功举办强有力的回击了反华势力。中国近几年来出口贸易逐年加大,GDP稳居世界第二,无不体现出来改革开放的巨大魅力。改革开放的42年,是教育事业发展的42年!高考制度恢复当年,全国有570万人参加高考,却仅录取27万名;而到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超过了1010万,录取新生逾570万名!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改革开放的直接受益者!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努力学习,提升素质,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史心得体会三篇

  42前的12月18日,中央召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打开了尘封几十年的国门,做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42年的风雨兼程,42年的光荣与梦想,值得所有炎黄子孙骄傲、纪念、书写。这42年,可以让蹒跚学步的幼儿成长为国之栋梁;这42年,可以使奔流的大河冲荡出广袤平原;这42年,也可以让我们看到昔日沉寂的华夏重获荣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42年,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的42年;是波澜壮阔、激情澎湃、创意万千、日新月异的42年;是给中国带来历史性巨变、令世界为之惊叹的42年;是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民族复兴光明前景的42年。

  在实行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与刚实现民族解放的国家一样,迫切希望改变在国际上的被动地位,迫切希望能够达到欧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鉴于当时的国际环境,各国纷纷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中国也不例外。由于重工业建设的特征与当时中国的资本禀赋、外汇支付能力以及资金动员能力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这样的赶超战略背离了比较优势的发展思路,因此并没有让中国走向富强,反而出现了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甚微、经济增长速度缓慢、农民与工人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从国际视角来看,选择了赶超式发展战略或者进口替代战略的国家,无论是社会主义制度,还是资本主义制度,都没有取得预期的结果,因此经济是否能够良好发展,无关社会制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及时拨正航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路线,决定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开放之路,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思想大解放,带来了经济大发展,要想富,先修路造路工程在全国各地掀起了高潮,高速公路迅猛发展,形成了全国联成一体的、纵横交错的公路网,把城镇与乡村,内地与边疆连结起来,把国内与国外连通起来。带动工业化、城镇化与工业园区的发展,使物质资源与劳动资源得到充分地挖掘、调配和合理使用,加速经济建设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国防现代化,带动了农村的农业现代化,使我国的国民经济保持在一个稳中求发展的势头。目前我国农村建设也在迅速发展,脱贫致富,村村通公路已是必然趋势,从单车道的水泥路发展成双车道的柏油路。连边远贫困山区也在各地党组织的带领下,劈山开路走出大山奔小康。如今乡村公路沿线在绿色理念指导下绿化、美化,成了中国大地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成了美丽乡村的旅游之路。加速脱贫奔小康,中国人民走上了共同富裕之路。

  中国能够创造经济奇迹并非偶然,这一跨越式的发展的背后是对发展战略的正确选择。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中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禀赋,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沿海五省率先实现经济腾飞。而且,增量改革的形式也大大减少了阻力,在把蛋糕做大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利益的受损者。

  在今天,中国已经在国际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国际地位和越来越多的话语权。中国的大国担当不仅体现在一带一路的号召中,也不仅体现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成立上,更加体现在世界各国对中国的认同与声声赞美中。

  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是各国人民的期待,也是我们这一代政治家应有的担当,2022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演讲时如是说,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当前这个时代,各国间的联系日益加深,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解决当今世界上各种难题、实现和平与发展的中国方案。

  风雨同舟42载,中华民族在复兴道路上已经走过了一段艰难而又辉煌的历程,一代又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带领着我们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披荆斩棘、无畏向前,以前无古人的气魄推动着中国前进,让华夏大地重新勃发盎然生机。

  42年的实践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如今站在改革开放42周年这一时间节点上,回望来路,不改初心。从改革发展,到深化改革,再到全面深化改革。历史和现实鲜明地昭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这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期盼。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