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范文文库网!

论中国共产党历史读后感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中国共产党(英文名:theCommunistPartyofChina,简写CPC),创建于1921年7月23日,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确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让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看到了新的希望、有了新的依靠。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论中国共产党历史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中国共产党历史读后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学习百年党史,既要学习好党的辉煌成就篇,也要总结好党的风雨曲折路。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史中回望来路、寻觅得失,对于锤炼奋斗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具有重要意义。

  必须始终坚持斗争精神。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国内国际形势异常严峻复杂。党始终坚持斗争、勇于斗争、善于斗争,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迈气概,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党史昭示我们,新中国所有事业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发展、壮大的,要始终增强斗争本领,胸怀两个大局,以斗争精神深化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在推进十四五高质量发展中育先机、开新局。

  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全国人民艰辛探索,为当代中国发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制度基础和物质条件。党史昭示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要始终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必须始终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思想路线,实现了走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党史昭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在思想建设上的集中体现,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这个党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做实事求是的表率,在求真上下功夫,在务实上见真章。

  必须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筹集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到召开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再到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本质都是坚持和弘扬了党的群众路线。党史昭示我们,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传家宝,要始终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高度重视群众工作、改进群众工作、增强群众工作,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

  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领导始终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定海神针。党史昭示我们,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选择,要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论中国共产党历史读后感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回望过去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在全国出版发行。这部专题文集,收入总书记2012年11月29日至2022年11月24日期间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文稿40篇。该书的出版发行对于广大干部群众学好党的历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结合在全党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我们推出笔记君学党史系列文章,与大家一起分享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体会

  今天,笔记君与您一起学习该书第十一篇文章《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一)

  2014年8月20日,中共中央举行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邓小平同志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

  总书记在讲话中回顾了邓小平同志一生的丰功伟绩,总结了邓小平同志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作出的卓越贡献,强调邓小平同志为中华民族独立、繁荣、振兴和中国人民解放、自由、幸福奋斗的辉煌人生和伟大贡献,将永远书写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之上。

  总书记指出:

  邓小平同志的一生,同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建和发展的历史进程紧紧相连,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紧紧相连,同中华民族抗争、独立、振兴的历史进程紧紧相连,是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伟大的一生。

  邓小平同志对党和人民的贡献,是历史性的,也是世界性的。正是由于有邓小平同志的卓越领导,正是由于有邓小平同志大力倡导和全力推进的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欣欣向荣,中国人民才能过上小康生活,中华民族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才能以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

  邓小平同志的贡献,不仅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而且改变了世界的历史进程。邓小平同志赢得了中国人民衷心爱戴,也赢得了世界人民广泛尊敬。

  像我们党的其他老一辈革命家一样,邓小平同志之所以能够为祖国和人民建立彪炳史册的功勋,就在于他看清了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大势,深刻了解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深沉愿望,把握住中国发展的历史规律,紧紧依靠党和人民建立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伟业。

  总书记充满深情地说:邓小平同志始终在人民中间,也始终在人民心间。在这里,我们要说:小平您好!祖国和人民永远怀念您!

  (二)

  邓小平同志崇高鲜明又独具魅力的革命风范,将激励我们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奋勇前进。

  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从6个方面对全党学习邓小平同志提出要求。

  1、信念坚定,是邓小平同志一生最鲜明的政治品格,也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挺起的精神脊梁。

  革命理想高于天。没有一大批具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的中华儿女,就没有中国共产党,也就没有新中国,更没有今天我国的发展进步。要把我国发展得更好,离不开理想信念的力量。总书记强调,要学习邓小平同志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无比坚定的崇高品格。

  如何学习?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学习邓小平同志矢志不渝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执着精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忍不拔、风雨无阻朝着我们的目标奋勇前进。

  2、热爱人民,是邓小平同志一生最深厚的情感寄托,也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坚守的力量源泉。

  爱祖国、爱人民,是最深沉、最有力量的情感,是博大之爱。总书记强调,要学习邓小平同志对人民无比热爱的伟大情怀。

  如何学习?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学习邓小平同志对祖国、对人民的深情大爱,始终为人民利益而奋斗,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脚踏实地践行党的宗旨,把自己的一生交给党和人民,为党和人民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3、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同志一生最重要的思想特点,也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遵循的思想方法。

  事实是真理的依据,实干是成就事业的必由之路。这也是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真谛。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反复证明,只有制定符合实际的政策措施,采取符合实际的工作方法,党和人民事业才能走上正确轨道,才能取得人民满意的成效。总书记强调,要学习邓小平同志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

  如何学习?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学习邓小平同志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察世界、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和领导艺术,掌握真实情况,把握客观规律,发扬务实高效、不尚空谈的工作作风,踏踏实实把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贯彻落实好。

  4、开拓创新,是邓小平同志一生最鲜明的领导风范,也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具有的历史担当。

  越是伟大的事业,往往越是充满艰难险阻,越是需要开拓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前进道路上,我们将进行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总书记强调,要学习邓小平同志不断开拓创新的政治勇气。

  如何学习?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学习邓小平同志敢于开拓创新的政治勇气,细心观察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尊重地方、基层、群众首创精神,果断作出决策,把开拓创新作为一种常态,不断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又从实践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敢破敢立、敢闯敢试,义无反顾把改革开放不断向前推进。

  5、战略思维,是邓小平同志一生最恢宏的革命气度,也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树立的思维方式。

  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总书记强调,要学习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

  如何学习?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学习邓小平同志放眼世界,放眼未来,也放眼当前,放眼一切方面的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学习他善于抓住关键、纲举目张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站在时代前沿观察思考问题,把党和人民事业放到历史长河和全球视野中来谋划,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在解决突出问题中实现战略突破,在把握战略全局中推进各项工作。

  6、坦荡无私,是邓小平同志一生最光辉的人格魅力,也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锤炼的品质修养。

  共产党人拥有人格力量,才能无愧于自己的称号,才能赢得人民赞誉。总书记强调,要学习邓小平同志坦荡无私的博大胸襟。

  如何学习?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学习邓小平同志公而忘私、无私无畏的博大胸怀,加强党性修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同志,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权力,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党和人民事业赤诚奉献,以身作则推动营造风清气正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适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特点、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理论和实践,所以才能取得成功,并将继续取得成功。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近代以来的全部历史告诉我们,中国的事情必须按照中国的特点、中国的实际来办,这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正确之道。

  从现在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啊!这是邓小平同志1992年南方谈话中的最后一段话,也是《邓小平文选》的最后一段话,总书记在这篇重要讲话中引用这段话,激励和号召全党紧密团结起来,敢于担当、埋头苦干,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与时俱进、时不我待的精神不断夺取新胜利,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总书记强调,邓小平同志为我们擘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蓝图正在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我们伟大的祖国正在一天天走向繁荣富强,中华民族正在一步步走向伟大复兴。我们相信,在20世纪赢得了伟大历史性胜利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必将在21世纪赢得更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论中国共产党历史读后感

  觉醒诚伟大,开天辟地闯天下,振兴我中华。

  注:面对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现实,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开天辟地、敢为天下先,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实现了伟大觉醒,踏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振兴中华的伟大道路。

  二

  百年奋进史,披荆斩棘换天地,气壮山河诗。

  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带领中国人民披荆斩棘,砥砺奋进,谱写了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

  三

  旗帜高扬起,神州大地见生机,人间创奇迹。

  注:社会主义旗帜在神州大地高高飘扬,给古老而伟大的中国注入了强国之魂。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愤图强,共创辉煌,创造了人间奇迹,展现出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意志和光明前景。

  四

  初心使命著,强国富民不停步,中国特色路。

  注: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自己的初心使命,矢志不移,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强国富民的光辉道路。

  五

  春风化雨行,绿水青山相映成,生态文明兴。

  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美丽中国建设迈出坚定步伐,生态文明发展大力推进,生机勃勃。

  六

  装点此关山,改革开放国策赞,今朝更好看。

  注: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这一基本国策极大地激发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创新创造活力,促进了中华文明的新生,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途。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