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范文文库网!

小平小道观后感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小平小道观后感

小平小道观后感 小平小道,咋一看,不过就是一条蜿蜒曲折、长满杂草的田间小道,一头连着新建县拖拉机配件修造厂,一头连着南昌步兵学校。而在1969年10月到1973年2月,在这条长1.5公里的小道上,邓小平走了三年零四个月。也思索了三年零四个月,中国的改革开放思想就是从这萌发,中国就是从这里走上了改革开放,民族复兴的康张大道。所以直到今天,人们仍把这条小道称做“小平小道”。

你能想象得出吗?一个身居高位的中央领导,突然有一天,被“发配”到这样一个地方。每天早晨,都得顺着这条小道,到工厂去报到。

你能想象得出吗?一个65岁的老人,被安排在这家工厂里做钳工,天天都要在别人的监视之下,和钳子、扳手打交道。

你能想象得出吗?三年零四个月,也就是1200多天里,不知明天,难料未来,只能老老实实的接受“劳动改造”。

所以说,这是一条特殊的小道,也是一条光荣的小道。小道记录了历史,承载了痛苦,积蓄了力量,见证了荣耀。

为弘扬爱国主义,接受爱国教育,我们从学校出发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步行进入了一个并不起眼的小村庄,和一个看似并不起眼的小门口,上面写着“小平小道”四个字,犹如朴素的邓小平爷爷。“小平小道”座落在江西省新建县望城镇省庄村境内,原名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整个区域共分成小平小道纪念馆区”、革命史迹浏览区”、 “小平会场”、 “艰难岁月展厅”、 “小平车间”、“邓林摄影展厅”、“车辆陈列展厅”、 “小平铜像”、 “休闲广场”等。

我们刚开始参观了“小平小道纪念馆区”。此馆真实的再现了小平同志在新建的生活实况。我觉得最引人注目的是小平曾经用过的工具:钢钳、锤子、螺丝刀、锯子、钻子??这真实的再现了小平的工作的艰辛。还有小平使用过的雨伞——小平撑着这把雨伞, 迎着风雨走在“小平小道上”;草帽——小平戴着它顶着烈日走在“小平小道”上;解放鞋——小平穿着它踏实了“小平小道”。还有小平曾借阅过得书籍,从中可以看到小平虽被软禁在此,但不忘学习,一心为党,心系国家。在默默的摸索改革之道。馆内还讲述了好多个关于小平的感人的故事:“修理收音机的故事”、“一片茄子的故事”、“一张豆腐票的故事”、“技术员的故事”等等。从中可以看到小平对于发展生产的理解,对劳动人民的尊重,对员工同事的关心,以及对技术与技术员的尊重。

同时亦反映出了小平宽广坦荡的胸怀,值得我们深思与学习。 在其中的一间陈列室里,展放着两辆车,一辆是拖拉机,一辆是中巴车,两辆车有着两个极不平凡的故事。一次,小平同志突然头晕眼花,瘫软在地上,工人师傅们急了,赶紧将他扶到工厂唯一拥有的拖拉机上,把他送往南昌武警医院。后来,当小平同志复出后,汽配厂的工人师傅们给小平同志去了一封信,说明条件的艰辛,小平同志于是批复责成有关部门给配件厂送去了一辆中巴车,以供工人师傅们上下班使用,据说这在当时还是江西省唯一的一辆中巴车。可见小平与当地人的感情之深,对工人师傅们的关心与尊重。值得我们学习与效仿。

随后参观了“革命史迹浏览区”。里面陈列了好多关于邓小平的生前生活的照片以及生活实例。例如:邓小平与毛泽东、江泽民、胡锦涛在一起工作及会面时的合影,以及到各处访问的珍贵史料。让我们更近的接触了小平同志,感触了他作为领导人的生活。

在邓小平工作过的车间,有一个《艰难岁月》的展览,其结束语称:小平同志虽身处困境,遭受了精神上的沉重压制和打击,却表现了一名老共产党员服从大局的组织观念,困而益坚的钢铁意志,矢志不渝的顽强追求,心系天下的宽广胸怀,热爱生活的乐观态度,为后人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从工作车间出来又走进了“邓林摄影展厅”。邓小平同志的大女儿邓林女士于2002年7月1日亲临“小平小道”,并捐赠了一百多张摄影作品,大大丰富了“小平小道”的内容。向世人更为详尽的介绍了生活风富多彩的国家领导人。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和蔼可亲,热爱生活的家庭长辈,让后人景仰。

最后瞻仰了“邓小平铜像”。湖南远大空调有限公司出于对伟人邓小平的敬仰,无偿赠送一尊小平铜像给“小平小道”,这座铜像高4.2米,基座高度为2.55米,整体高度为6.75米,铜像巍然屹立在“小平小道”地势最高处,注视着远方,注视着神州大地上发生的“春天的故事。看到了小平同志伟岸的身躯,傲岸的智慧。敬意猛然而生。

一生以解放全人类,建设富裕文明新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邓小平,虽然大权旁落,自身难保,但他那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一点也没

有减退,他时时关注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心系人民的幸福安康。监禁劳动的三年多时间里,每天都坚持读书、看报,学习、思考。那条小道就是他的痛苦和思考的见证,是世纪伟人思想的轨迹。

参观完“小平小道”,让我感触颇深,获教匪浅,真实而实在的感触到了小平同志生前生活的艰辛,学习到了一代领导人的坚强意志,不辞辛苦,勤俭节约的高尚品行,忙里偷闲的学习热情,平易近人的待人态度以及作为领导人的宽广胸怀。可谓器宇轩昂!

人生并非一帆风顺,人生不可避免挫折,可是小平人生挫折之后却酝酿出了一场惊天动地的革命——一场社会改革的革命,一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革命。这场革命解放了中国人的思想,解放了中国人的创造力,归根结底,这场革命解放了中国,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使得中国真正成为东方一头充满活力的雄狮!

“小平小道”告诉我们的就是,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勇于进取的人,收获的不仅是战胜逆境的硕果,更是锻造了自己坚强的人生。小平同志在新建的日子像似卧薪尝胆。在艰苦,落后的山区煎熬的度过了三个春夏秋冬。但是这并没有泯灭他的雄心大志,反而促使他坚定了改革的决心,在此期间博览群书,了解时事,与时俱进,极大的丰富充实了自己,也为日后改革备足了“粮草”。物质生活虽是艰辛的,但是精神与思想生活却是富饶的。小平的精神与智慧值得我们阅读学习一生。浩瀚的历史,深邃的智慧,一代枭雄——邓小平。历史铭记了你,我们新一代人更是铭记了你!我们的骄傲!

篇二:参观小平小道的观后感

贤哉小平

--参观小平小道有感

我们这次参观小平小道,虽然是作为一次实践课程。但亲身参观了小平小道,还是增进了自己对邓小平的认识。也许用再好的词汇来形容他都不为过,他传奇的一生,给中国甚至世界所带来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我想,不论是作为政治家,还是一名普通的党员,他的成就都广为人民所认同。

走进小平小道,好像自己一下子进入了那个特殊的年代,那个激情如火的年代。写满标语的墙壁,红色歌曲随耳可听···邓小平就是在这样的年代中被错误的批判和打倒。因为他看到了轰轰烈烈文革表象之下的危机,他没有屈服于权威,而是坚定的站在了人民大众一边,他对真理的执着让人折服。在新建县的拖拉机厂他待了三年,要知道,这时的邓小平已经是六十几岁的老人了。他还能够崛起,并将中国社会带入正轨,那种神奇的力量,令人赞叹不已。在这里我有几点启发,当然我并不想从政治的角度去谈他的人生,而是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去谈他的不凡之处。

“错误批判,忠诚不改”。邓小平在文革中被当作党内的二号“走资派”而打倒。“被贬”到新建县拖拉机厂劳动改造,从被贬到复职的三年之中,邓小平没有任何的抱怨,从他写给毛泽东和汪东兴的信中可以看出,他是很想再为人民群众做点事的。然而这并不是最令人敬佩的地方,要知道在此之前他已经有过一次被错误批判的经历,那是在中央苏区时,他因为坚持了毛泽东的革命路线,而被王明等人批

判,他被撤除一切职务。而到了文革快要结束的时候,他又一次被打倒,这次是因为一江青为首的“四人帮”不满邓小平的种种正直做法,他被软禁将近三个月。他的一生历经了富有传奇色彩的“三起三落”,但他依然忠贞不渝,始终不改对党的忠诚,不改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就这一点,我觉得能够做到的人,屈指可数。

“身处江湖,心忧天下”。宋代的范仲淹曾经在他著名的《岳阳楼记》中写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邓小平显然做到了这一点。在新建县的三年之中,每天坚持读报,听广播,时时关注着国家局势。从未停止对国家命运的思考。纵观中国历史,有许许多多的古代名人都有过被贬谪的经历,唐代的韩愈,宋代的苏轼···他们被贬谪之后也关心朝廷的动向,期待自己早日被调回。这一点邓小平也是如此。但不同的是,在被贬谪的时光中,他们很少能够总结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原因,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思考。韩愈和苏轼在被贬的时光中的确创造了自己在文学上的辉煌。但他们之后都未能在政治上有所建树。而邓小平却不一样,在被贬的时光中,他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很深刻,也很正确。他找到了一条适宜中国发展的康庄大道。之后他复出工作,才能够力挽狂澜,以惊人的魄力,将几近崩溃的中国经济带上了一条良性发展之道。

“年逾花甲,学习不止”。在新建县的小平小道陈列馆中,我看到了邓小平同志在新建期间所读的书,这里有《毛选》,《列宁选集》,《资治通鉴》,《古文观止》,《三国》等等。年过花甲,还能如此的好学,也就不奇怪他的思想如此的睿智,如此的深邃。“活到老,学到

老”对邓小平来说绝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如果不学习,单单地脱离学习去思考,那样我们将迷失方向。学习是思考的前提和基础,学习和思考它们是紧密联系的,两者缺一不可。但邓小平也是党内首先反对“本本主义”的人,他说“如果一个党坚持本本主义,迷信盛行,我们就不能进步,就要亡党亡国”。他不但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果断的结束了文革以来一系列的错误做法,大刀阔斧的进行社会改革。所以说,对待学习邓小平是灵活的,不是呆板的,更不是简单的照搬照抄。他坚持活学活用,坚持用实践来检验真理。可以说邓小平一生都在不断的学习,都在不断的思考。这一点,我们当代青年一代,真的应该向邓小平学习。

一个人的一生历程通常是呈“抛物线”形式的,而这个人生的顶峰一般都在40-50岁左右,但这些常理对邓小平就不适用了。他的一生历经“三起三落”不是抛物线,他的人生顶峰不在40-50岁而是在70-90之间,试想一般人在这个年龄段早已处于安享晚年阶段,但他却终生都在为人民操劳,他将一生的时光都奉献给了自己的事业。他的这种不凡之举,足以让所有人肃然起敬。我想邓小平的一生是极其传奇的,也是极其辉煌的,他用晚年不多的年华,将一个穷困之中的国家带上了富强之路,让全中国人民的生活面貌为之一新,他挽救了处于危机之中的中国,他的能力与人格都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我觉得,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并不是说一定要做到他那样的高度。但一定要学习他那种始终如一的忠诚于党和国家,无论在什么样的位置上,多做有用之事,多读有益之书,做到“活到老,学到老”。

最后,我以俄罗斯前议长评价邓小平的话作为结束:每一个民族都有一些人,他们如同指路明灯,在最危急的时候为人民指明出路,邓小平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智者。

篇三:小平小道观后感

我心中的总设计师

— 观小平小道有感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班级:100973学号:xxx 姓名:xxx

这是一个明媚的早晨,却是一个很凉爽的日子,在南昌这些日子里,很难得的凉爽。今天上午的活动也是一件让人激动的事情,更是一段让人难忘的记忆。因为我们在毛概老师于静老师的带领下去参观“小平小道”,这是我们学校的一大特色。参观一代伟人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学习伟人给我们留下

的宝贵知识,体验伟人的伟大,体验在平凡的工作环境下,在特殊的社会时期,所做出的不平凡的思考,对中国乃至整个世界发展的思考,他的思想一直在指引着中国的进步,他就是新中国的总设计师——小平同志。

小时候就学过关于他的名言,很简单的一句“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承载的这位老头一生的抱负、一辈子的奋斗,也是对祖国和人民的承若。这句话讲到了每一位中国人的心坎里,拉近了国民和伟人的距离,感动着千千万万的老百姓,也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中国人为祖国的现在和未来奋斗。

现在,来到“小平小道”,看到院落,树石,我仿佛在穿越,穿越时间的隧道,走入旧世纪,走入1969年10 月的那一天,65岁的小平同志因刘少奇事件牵连:一个在建国时立下赫赫战功的老人,竟扣上了“走资派第二分子”的帽子,全家均被下放到了江西省新建县,下放到了现在的小平小道,也是小平同志同志人生的最低谷。这个历经了两起两落的老人,再承载一次迫害,他是用怎样的毅力抗住的。他是65岁啊!65岁,一个本可以有儿孙绕膝的年龄,一个“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年龄.......

于是我们跟着导游到了小平小道,听她说了小平同志当年的一些故事。刚开始的时候,小平同志每天从住的地方步行到工厂需要半个多小时,考虑到小平同志会因此感到很累,工人师傅们便从工厂后门开辟了一条径直通往小平住处的小道,即世人所称的“小平小道”,小平同志每天上下班从这条小道上经过步行只需十几分钟。但是导游并没有带我们去走这条小道了,说没有什么景点的,很荒芜,也走不通的。不过我们几个同学一起单独的去转了转,这是一条杂草丛生,曲曲折折,旁边都是庄稼地的平凡小道果真是很普通,而且觉得还有点凄凉,然而就是在这样一条极其普通的小道上,小平同志在一遍又一遍的走在小道上面时构想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且把亿万中国人民带向富裕之路,从而使中华民族从此走向富强的康庄大道。小平小道,这个让中国富强的地方,让我领略到伟人的伟大,让我心灵得到了洗礼,让我更充实的往前方迈进。

或许小平同志的乐观是我不能也无法想象的。走进“小平小道”陈列馆区,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小平一家的塑像——快乐而痛苦的他们,把爱化为种子,让生活充满活力。塑像的后面是一张被放大的报纸,署名是毛毛(小平同志儿子化名),上面进到:“三个加起来超过200岁的老人相互扶持,生活。”——一句话抑或仅仅是眼前的几个字,但这几个字的后面却可以窥见更多的心酸:伟人也是人,他们也有家,有着自己的酸甜苦辣咸,因为小平同志缘故,他们一家均受到迫害。但他们相互帮持,用家的温柔,捂热小平的心。或许除了对国的爱,对家的爱才真正是使小平忍受一切不公的原因吧!

再进去,便是对小平生平的简介,少年时的小平同志,从四川老家出发,立志报效祖国。从他走出家门的那一刻起,他的一生便注定非凡无比。接下来

是小平生活起居的展示,其实我最感兴趣的是小平睡过的床,床上的两个环子,让我想象一个年过花甲的老者,坚持锻炼体魄的执着。小小的床,空荡荡的环,或许在述说主人已逝的悲凉,但小平的魂还在。小平同志的执着让我动容。让我感动的还有那一面书墙,从《马哲》到《三国演义》,老人在书海徜徉,在

理论中探索。正是通过这些,他提出了“改革开放”,他提出了“一国两制”,他有了自己的理论信仰。

继续走着,猛然间看到一句话“林彪不死,天理难容”,惊讶于小平同志的忧国心和豪放感,即使遭到贬谪下放,他的心依旧装了整个民族。他没对祖国失望,也没对自己灰心。终于,打不倒的东方小个子用自己的坚持,谱出了“三起三落”的政治神话。

出了展览馆,便走进了车间,望着保存完好的工作台,我不禁有感而发,然而,兴奋劲一过,我又感到一份重压。世人总看到小平同志的顽强,想到他的智慧,他的达观,但却鲜有人能真正设身处地,去体会一个有志难伸的老人是怎样度过这三年的。

参观完后,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也是这就是伟人的伟大,一位和蔼慈祥的老头,一位装着祖国和人民的平凡人,却有着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思考。我仰望当空的烈日,就好如小平同志那可永远都不会衰老的;即使是老去,也不会停止为国家的兴旺发达做奉献。再回过头看看自己,身虽年青,却没有像小平同志的年轻的心,让我深感自卑,在大学什么都没有做成,只学会了懒惰,学会了考试临时“抱佛脚”。通过参观,我体会到身为祖国的未来,我应该为祖国多做奉献,让自己活得更有意义才行。沸腾的热血瞬间涌入我的心田,我也要向小平同志一样,把自己燃烧到最后来照亮祖国前方的道路,我愿意为祖国的未来奋斗,我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当遇到困难和不顺的时候想想小平同志的处境,我想那应该是另一种鼓励我不退缩、不畏惧的动力。

时间很快,我们的队伍慢慢的驶出陈列馆,带着些许的不舍,我走出了陈列馆。抬头仰望,天空很蓝很晴朗,我相信祖国的未来也会和天空一样晴朗。感谢“小平小道”给我的体会,给我带来的洗礼,感谢于静老师给我上了这么生动的一课,感谢我心中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